中国人的“结果主义”
时间:2022-06-1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在公司里,我观察到了中国人的一个特点:“结果主义”。他们认为“结果就是一切,过程和动机并不重要”。
我的朋友是一家日本公司在中国的总经理。鉴于近年来中国房价飙升,他们公司决定给无房员工发放房租补贴。在日本,公司一般直接和员工的房东签订补贴协议;但在中国,由于房东和租客关系复杂,员工跳槽频繁,公司采取了每月除工资外,直接支付部分现金给员工作为房租补贴的方式。
其中一名员工住在公司附近的公寓里。后来他觉得交房租太浪费了,就自己贷款买了房子,然后用公司的租房补贴还了房子贷款。后来这件事被公司发现了。我朋友跟这个员工聊的时候说:“用公司的租房补贴还你房贷,这是违反公司规定的。公司决定停发你的租房补贴。”
从逻辑上讲,日本公司已经停止租房,支付给员工的租房补贴违背了公司的本意。此外,由于住宅贷款扣税等法律问题,公司做出决定是很自然的。员工说:“我的所作所为违背了租房补贴的初衷,但我也住在那套公寓里,而且是公司福利。难道不是我用的自由吗?重点是,我没有给公司带来一分钱的损失!”
这两方面听起来都有道理,而且特别能体现出中国人和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另一个例子似乎更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国内一家大型律所的合伙人。他告诉我,“当辩护律师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仍败诉时,作为客户的日本公司和中国公司对我们的评价有180度的差异。”
日本公司重视诉讼的过程。律师只要尽力了,即使失败了,还是会说“谢谢关注”,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对中国企业来说,中间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胜诉”。所以在中国律所,最受委托人追捧的就是那些“能打赢官司的律师”3354,这应该也是“结果主义”的一种表现。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