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代替管理者修路


    时间:2022-06-1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豪华写字楼里有一个公司的办公室,落地玻璃,非常气派。一位来访的客人因为没有注意,头撞到了又高又亮的玻璃门上。不到一刻钟后,另一位客人竟然在刚才的同一个地方用头撞玻璃。接待员忍不住笑了。这句话的明显含义是,“这些人也是真实的。走路的时候看不到这么大的玻璃。眼睛在哪里?”

    修路而不是管理人

    其实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这个门上贴一条横标志线或者公司logo。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这里有那么多问题,没有人能解决?真正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即修路原则。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两次以上犯同样的错误,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犯错的“路”。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问题管理者,一个人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住3354这个人,要求他不要重蹈覆辙,而是要把“路”修好。

    如果有人屡犯错误,那一定是“路”出了问题。比如他训练不够,相关程序不合理,操作太复杂,防范措施不严密。

    如果有人不上进,那一定是因为激励不够强,或者至少你还没有找到激励他的方法。

    如果有人需要监督才能做好工作,那一定是因为公司没有设计出一套能让人自律的规则。

    如果某个环节总是扯皮,那一定是因为这条“路”上的责任划分不够细致清晰。

    破门之道:一方面尽力提高人的素养,不要那么容易被“路障”绊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立即修复“道路”,使其不容易绊倒人。一有问题,马上“修路”。这样,因为“路”越走越好,相关问题也会越来越少。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