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当道德成为一种表演


    时间:2021-05-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

    一个

    我经常想起一件事,关于魏晋时期的阮籍。

    阮籍母亲去世时没有哭。

    按照儒家传统,父母死了,用锥子捅自己都会哭。

    但是阮籍没有哭。客人来吊唁都哭了,他却无动于衷。客人筋疲力尽的时候,他突然吐血,数了好几升.

    这是阮籍表达悲伤的方式。在他看来,我妈的死是我自己的事。我为什么要对别人哭?

    他不是没有道德,他不希望道德情操成为一种表现。

    当道德成为一种表现,即欺诈时,就会成为各种形式的表现,使道德最少的人变成道德最多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在群体文化中,红白喜事都是表演,与真实情感无关。

    当中国传统儒家群体文化遇到个体时,“竹林七贤”便应运而生。他们是七个特立独行的个体,活得那么孤独,别人都觉得可怜。他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2

    当老师的时候,我曾经对特立独行的学生说:“你为什么这样?其他人都不会这么做。”说完,我突然觉得好害怕。

    这几年经常做告白和复习。

    大学教了这么久,觉得自己是个好老师,但也扮演了压迫孤独者的角色。

    有一次看到一个女学生为了参加舞会,凌晨两点在铁丝网围栏上叠了好几床被子,翻了过来。我让他们背诗写书法,但我不会向导师汇报。

    其实我心里觉得他们很勇敢,但是我劝他们回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这个铁丝网,校长曾经在校会上得意地说,这是德国进口的圆形铁丝网,可以防备——岁但上下20岁的女生,你关不上。

    我最后是怎么实现的?因为一个学生。

    一个学生在校园里贴了一个通知,说他对学校砍树不满意。这个人是个二愣子,敢做敢为,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鼓掌表示赞同,说他做得正义。还有人在通知后面写了一些脏话骂校长,但是没有留下名字,只有二愣子被抓了。

    学校决定严格处理这件事。当时我是系主任,我给校长打了电话。

    校长说:“我要去开会,马上就要上飞机了。”我说:“你给我10分钟,不然我马上辞职。”我救了那个学生,他没有受到惩罚。

    但是当我给这个学生打电话时,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让他们惩罚我?”我还在想。

    在群体文化中,二愣子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老实,说话直。在这件事上,包括我在内的老师都在伤害他。

    我用我的力量保护他,但就他而言,他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为什么不让他辩,去找校长,向纪检单位说明,让他为自己辩护?

    爬墙的女孩和贴通知的学生都是我保护的。

    但是,我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是在伤害他们的孤独,让他们无法完成自己的孤独。

    就像阮籍等人,在被推到绝境的时候,他们的呐喊震惊了整个文化圈。那时候如果有人保护了他们,他们就不可能仰天长啸了。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娶了公主,是皇帝的女婿,但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徐烨的身份去追求名利。嵇康40岁被反派陷害,说他违反社交礼仪,最后被带到刑场砍头。

    他到底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但是到了夏天,穿着厚厚的棉衣,在一棵柳树下烧着火炉,打铁。

    这不是特立独行吗?这不是和群体的理性文化对抗吗?这是法律审判的案件还是道德审判的案件?

    嵇康以“非天子,非太子,幼时以天下为荣,不利今人,为庶人所败”的罪名被送上刑场。这种罪行留在历史中,成为许多人的共同罪行。我们判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死刑。

    嵇康40岁上刑场,好友向秀为他写了《思旧赋》。写到他去刑场的时候,夕阳在天上,人影在地上。

    嵇康是个美男子,身长八尺,脸如冠玉。当他出来时,每个人都很震惊,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死刑前,有3000名学生幸存下来跪求指教。然而嵇康弹了一首《广陵散》,叹息道:“《广陵散》今天绝对独一无二!”

    有人说,为什么嵇康这么自私,死前不肯离开乐谱?但是嵇康说,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听《广陵散》的。

    如果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如果你不能独立,艺术和美都没有意义,只是附庸风雅。

    每次看向秀写的《思旧赋》,总是被它感动。人生独自出走,却在群体文化的礼法主义中破灭。

    什么是忠孝?当我们谈论孤独时,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这些我们认为已经熟悉的伦理规范。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