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束缚
时间:2021-05-1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一个40岁的老太太来找我,很不满地说:“我老公最近有点怪怪的。好像是从什么地方借的钱,100万左右。”原因是她在家里发现了很多贷款证明。她丈夫试图对她隐瞒,但她发现了。她丈夫背着她拿走了他所有的积蓄。
“这些钱有什么用?没有办法信任他。感觉被骗了。我辛辛苦苦守护着这个家。”
她问丈夫,丈夫回答是贷款,她不这么认为。总之,她就是不知道她老公把钱花在哪里了。她甚至知道丈夫手里有多少零钱,但即使她这样照顾丈夫,她还是说“她给了他足够的自由”。
她丈夫有喝酒的习惯。我问她是不是他用借来的钱买的酒,她说好像不是。
“我对我老公说,他想喝什么我就喝什么。因为每天喝酒对身体不好,工作的时候会觉得辛苦,所以虽然我让他喝,但我知道他喝多少,在哪里喝。”
“你老公有什么不开心的地方吗?”我问。
她站起来说:“没有这回事。以他的脾气,想喝就让他喝。他应该没有什么可自由或不开心的。”
然后她不满地说:“你去这里喝,你去那里喝,总不知道怎么控制。”
“你老公总是出去喝酒是因为想甩掉你吗?”我问。
她说:“我总是告诉他,每天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就好。”
有一个词叫“口是心非”,意思是你表面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完全相反,或者说你什么都没说,但实际上传达了一定的意思。
她可能嘴里说着爱的话语,但她的脸和语气传达着反抗和拒绝的意思。日本有句话叫“举棒叫狗”,语言上是叫狗出来,行动上是赶走狗。
女士生气是因为丈夫没有直接接受她话里表达的爱,这其实是对丈夫的双重约束。
她说“你自由了”,但她无法用语言来约束她的丈夫。她的态度是防御性的,不想让对方知道她的真实态度。虽然她在束缚丈夫,但她想给人一种宽容大度的妻子的印象。
大概,这位女士的丈夫在“你自由了”这句话里其实感受到了束缚,真的受不了。
当语言表达出现矛盾时,真相往往隐藏在非语言表达中。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