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是中国孩子的噩梦
时间:2021-05-1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作者:来源:《意林》杂志
继《美国虎妈》之后,《中国狼爸》成为全球教育界最炙手可热的偶像。
《扬子晚报》报道11月14日,自称“狼爸”的香港商人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现在开讲》,讲述教子“三天天天打,孩子进北大”的经历。萧百佑的四个孩子,有三个考上了北大,第四个准备走了。
在录音现场,萧百佑还带了一个特殊道具,——鸡毛掸子,是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他一边挥舞鸡毛掸子一边笑着说:“这是最新的。前面不知断了多少根。”自我满足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萧百佑认为,打孩子不同于传统的体罚教育。很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什么时候玩,在哪里玩,玩多少次,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而且藤条鸡毛掸子也不会伤到人的骨头。但无论如何炒作萧百佑的《萧的戏》,他都无法改变用暴力强迫孩子顺从自己意志的本质。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萧的教育方法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远远超过了许多著名的教师。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考上北大是否意味着人生成功?对于“狼爸”,当然;不一定是“狼爸”的孩子。
《狼爸》也为他的暴力教育创造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理论体系。萧百佑要求孩子上大学前不要和其他孩子交朋友,而要在生活中只有“亲人”和“同学”两个概念,甚至禁止孩子随便看电视喝可乐。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对于这个问题,考上北大的萧百佑的三个孩子可能还在不解,但至少,他们已经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我女儿肖骁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她的儿子肖骁曾说:“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我们童年应该拥有的快乐。”孩子的感受在“狼爸”眼里微不足道。“现在他们考上了北大,所以我相信,当他们回忆起童年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很幸福。”
快乐的童年不一定导致成功的生活,但不快乐的童年一定导致生活的重大缺失。萧教育法的严重误区在于,在“狼爸”高高举起的藤鞭和鸡毛掸子下,很可能培育出温顺的“羊”和“羊姑娘”,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羊”,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公民。沉浸在成功的假象中,萧百佑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女儿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这是他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
在一个崇尚“棍下孝子”的国家,有萧百佑这样的人物并不稀奇。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明显违背现代文明理念的不人道的教育方式,却赢得了相当程度的公众支持。
萧教子出版的《所以,北大兄妹》在《虎妈战歌》之后被很多成龙父母奉为圭臬,《狼爸》本人也成为各大电视台的热门嘉宾。
《狼爸》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偶像,这是最大的悲哀提醒。其实这种现象不能怪萧百佑。他只是把“棍子教育”发挥到极致的成千上万个“中国狼爸”中的一个。“狼爸”虽然是因为民族文化的传统基因而被追捧,但它来自于应试教育的硬土壤,来自于各种“成功学”的盛行而导致的国人价值观的集体失落。
我不敢说“狼爸”的教育方式伤害了他的四个孩子,最有资格评判“狼爸”的教学方式的是他的孩子。但我敢说,“狼爸”的走红绝对是中国教育和中国孩子的噩梦。如果这个噩梦不早一天醒来,孩子未来的天空就会阴云密布。孩子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