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个好觉”不应该是奢侈品
时间:2021-03-2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睡个好觉”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规定“家校合作,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初中生每天9小时睡眠”。按理说这个要求不高,只要家长给一点监督配合,保证学生“睡个好觉”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却大不相同。缺乏意识在中小学生中非常普遍,“差生”越来越多。《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没有达到睡眠时间标准。
中小学生处于“拔节抽穗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不仅会导致儿童体质下降,精力不足,影响认知发育和记忆,还会导致厌学或抑郁等心理问题。
“差生”越来越多。除了玩手机,玩游戏,主要原因还是学业负担重。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每天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为2.82小时,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倍。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势必会减少学生的睡眠时间。一位中学校长坦言,“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我了解到还有学生在凌晨三四点起床学习写作业。”。
另外,“学校负担减轻,家庭负担增加”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关部门和学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在教育的焦虑下,校外培训成为许多家庭的迫切需求。前脚一出校门,后脚就踏进补习班、兴趣班、培训班,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
要解决中小学“差生”问题,只打一面板显然是不公平的,需要多管齐下。进一步讲,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解“只分”“只升学”的评价体系;而且要努力深化家校合作,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工作。同时,学生自己也要学会时间管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点灯,但也要让他们早点关灯,“睡个好觉”。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学生都要齐心协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让“睡个好觉”成为奢望。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