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文学
时间:2021-03-18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李叔同请丰子恺和其他学生在他的房间里谈话。他拿起一包《人谱》,封面上写着“练习”二字,翻到第一页给大家读:
初唐时,王波、杨炯、赵露街坊、王洛宾等都以文章出名,大家都以为贵。裴行健看了,说:“影响深远的学者,会先知道艺术。博等人虽有文章,但浮躁浅薄,你享受绝路的工具吗?”
读完这段话,李叔同对学生们说:“《人谱》中的这篇文章摘自《唐书裴行俭传》,重要的是‘先知后文艺’这句话。这里的‘贵仙’和‘爵禄’不能解释为为官,而应该理解为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的含义。”所谓“先知文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先重人格培养,后重文艺学习”。更具体地说,就是“做一个好的文艺家”。你先要做个好人。如果一个文艺家没有“知识”,再熟练再熟练,也不擅长。也就是说,文艺要靠人传播,而不是靠人。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