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穿校服的岁月
时间:2021-03-18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初二的一个女生因为早上进学校的时候穿了一双黑丝袜,被教导主任要求回家再换。这引起了关于“穿校服的青年”的热烈讨论。作为一个曾经的中学老师,我觉得教导主任做的很对。
我们常说“校园味”。校园和社会完全不一样:校园清新,而社会复杂得多。校园里的绿色岁月是我们生命的开始,我们在这里接受教育,吸收营养,慢慢成长。因此,一定的约束和纪律是必要的。校服是学生的象征,是一种身份标志。不管学生去哪里,都会受到社会的监督。
校服体现了约束、自律和规则,同时体现了平等。不管贫富,至少在校园里,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老师指导下,人人平等。虽然这可能是自欺欺人的粉饰,但至少在校园里,它反映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校服是带有西方文化的舶来品,体现了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校服,尤其是女校服,是未来新一代女性的代表。民国初年女学生的校服是蓝布上衣配黑色过膝裙,白色长线袜配黑色皮鞋。后来演变成银丹石林旗袍。中西少女的旗袍一直是墨绿色的宽体旗袍。即使在老上海,学校对学生的外貌也有严格的规定:男生要留海军头(刷头),不管什么“飞头”“三七开”,不许留任何新鲜头发。校服一定要熨平,领带的三角包要扎牢扎整齐。学校对学生穿的那双皮鞋要求几乎苛刻:不能沾泥,要及时打磨.妈妈还记得雷希德理工学院的校服:灰色西装裤,藏青色西式休闲服,左胸绣金线,紫色领带。据说雷士德的学校一直规定学生要穿校服,但是不知道从哪一届开始学生自己做了这样的系列,自然就成了雷士德的招牌。在老上海的大学里,莱斯特理工学院(医学院)的名气比圣约翰大学高,所以作为莱斯特理工学院的学生,我很自豪。
女生之间的限制更加严格。中西女中、圣玛利亚女中、石女中对学生着装有严格规定:平时只能穿系带平跟鞋,除了毕业典礼,允许穿半高跟鞋,烫发,抹薄粉。
所谓的穿衣方式,本来就是很讲究的。老上海的时尚有学院派(女大学生和职业女性),住校(淑女),撒娇派(交际花,女明星),一点也不能差。今天当然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但无论如何,热裤、衬衫、黑丝袜,包括高跟鞋、注脂,绝对不是校园风的茶。说起来,学生就是叛逆。香港女作家林燕妮回忆起她的中学时代。女同学觉得校服裙子太长,偷偷把裙子缝短了。结果老师让所有女同学跪在地上。谁的裙子到不了地板,老师就判定谁的裙子不达标。放下.
我们学生时代没有校服。当时看苏联电影里的女学生,白色荷叶边的连衣裙搭配深色裙子的学生衣服,好羡慕!
同样是校服,香港的校服好很多:夏天是全白的蓝条纹连衣裙,男生是白衬衫配领带,浅色西裤;秋冬季节,深色花呢外套搭配浅色毛衣。香港有的女生校服还是浅蓝色旗袍,好姑娘们!
当你每天都舍不得穿上那身令人生厌的校服的时候,你应该好好想想。你穿校服的时间是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