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小男孩
时间:2021-01-2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鲁迅在他的小说《药》里也讲过一个关于馒头的故事。本文描述的是晚清小商人华老栓用蘸革命血的馒头治疗儿子,却没有治好的悲剧。当然,这是对旧社会剥削阶级的血泪控诉。
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馒头,往往会给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故事。
当年陈凯歌的《无极》出品的雨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很火。雨果是否侵权,需要通过法律来判断。胡歌很有灵性。这部基于《无极》的搞笑短片在网上拍了9天,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雨果因此而出名。
陈凯歌说一定要起诉雨果,陈导说没把他当回事。雨果说这话完全没有恶意。网友可能会从同情弱者的角度看问题,大多支持雨果;少数网友也同情陈凯歌。不过,陈导确实精神不错。这是一个花了3.4亿,努力了,努力了好几年的作品。陈导说:“人不能这么无耻”。
我觉得原创应该是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吧,至于《无极》我也看了,感觉没那么好。我不想讨论电影是否有生命力。
从这个到那个,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经历的一件事。
中学读书的时候,每学期都去姥姥家陪姥姥。奶奶的花园里有十几棵果树。那年盛夏,早熟的杏树上结出了橘杏。奶奶让我去附近的火车站卖,我每天提着一小篮杏子去卖。早上吃,下午卖比回来好。有时候太阳下山回来。夏天,人们很难被烈日烤熟。是人们中午吃饭、午睡的时间。记不清是火车站还是工厂里的大喇叭了。广播小说《闪闪的红星》正在播放。潘冬子的故事总是触动我的心。街上没人,房子前后也没人走。这一刻我也是最难受的,又渴又不吃东西。这时有一个小男孩,个头不高,脸黑黑的,看起来挺有灵气的,7岁左右。我们在一起聊了几天,渐渐的我真的喜欢上他了。他问我饿不饿,我说了一点,他就给我带了点。很快,他拿来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让我快点吃。我感激又有点担心地问:“你妈妈没告诉你吗?”他说他妈妈让他拿的。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小男孩乖巧的行为,微黑的脸,浑身的气场,还是经常展现在我面前。可惜我不记得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有个外号叫“油葫芦”。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小男孩给了我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别人有困难,我自然会想到,发自内心的同情,尽可能的帮助。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