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暮秋感怀


    时间:2021-01-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秋风凉凉的,想亲亲妈妈。小时候,每到深秋来临,秋风飒飒,妈妈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为什么要当妈妈?现在仔细品味应该是只有母子有血肉相连。俗话说,儿子是从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的温度和温暖大概是母亲除了自知之明之外最好的知识。

    我的家乡在朔拜的北部。虽然没有沙漠,但是到了秋天渐渐荒凉。玉米被割下来,躺在黄土地上,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这个女人坐在玉米杆上,熟练地把玉米棒子从玉米杆上剥下来,像手臂一样强壮,像金子一样坚硬,渐渐地把玉米堆起来。孩子把麻袋打开,男人把棍子放进去,拎满麻袋,放在地上头等牛车。但如果孩子没有这个耐心,必然会跑去抓蚂蚱,找甜玉米秆当甘蔗吃,掰出甜汁安慰肚子。

    小米就是小米,沉甸甸的头朝下,黄澄澄的耳朵像一根粗麻绳一样垂着。几个男女同时排好队,一手抓着小米杆,以压倒性的气势挥舞着镰刀。割下的小米,不是驴车拉,就是人抬,拍打着打包好的小米沉重的耳朵,像一个有节奏有节拍的指挥。

    白露打核桃,初霜摘柿子,小米打,核桃肉满,是农村常见的农业谚语。妈妈经常说,她应该是货架上的葡萄,而不是挨打的核桃。葡萄需要精心照料,精心采摘,而核桃恰恰相反。人们爬树,提起长杆,猛烈地刮打,枝叶都倒了。有的核桃掉下来会掉绿皮,有的需要拿回去晾干几天才会掉皮。外皮鲜嫩的核桃最好吃,没有干核桃的涩味,但里面有一股甜甜的香味,孩子们坐在土埂旁,准备防止裂开的核桃砸到他们的头。击打核桃,小心翼翼地挑出白色果肉,塞进嘴里,直到白色浆液从嘴角溢出。

    千年秋分夜,凉爽夜复一夜。白露不露,寒露不露。初霜杀死草药。几千年来农民的谚语在我们这里非常准确。人们不仅严格按照节气从事农耕,在日常生活中也基本遵守节气。中秋过后,深秋无情地来临。虽然千里之外,气候和老家不一样,但是我妈在电话里告诉我按照老家节气的季节,一场秋雨凉了,加衣服凉了,该穿长裤长衣了。我妈很担心,不管儿子多大,在她妈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那个不听话,有点固执的调皮孩子。人到中年,虽然不是深秋,但是距离越来越近,步伐越来越快。一直听到妈妈的唠叨,又冷又暖。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