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家乡随笔:印象古庙(东沟水库和黑老婆汪)


    时间:2021-01-2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再来说说东沟水库。提到东沟水库,就不得不说“黑老婆王”。首先解释一下“黑老婆王”的含义:“王”是我们给池塘起的名字,有的地方叫“水湾”,我们的地方叫,黑老婆王就是这个池塘的名字。为什么一提到东沟水库就非要说黑老婆王?因为两人串在一起,水库在上游,黑老婆王在下游,黑老婆王有抓鱼的记忆,也和东沟水库有关,所以两人串在一起。

    东沟水库位于村子的东北角。从水库出水口流下后,由北向南沿村东侧流过,流到村东南角后遇到龙王沟水库流下的水,继续由东向西流,到达村西南角后遇到一条由北向南的沙河水,再由北向南流过,最后汇入余家河水库,水库大坝距村八公里。村东村南的河流河床里有石头,村西的沙河很宽,河床是山风化后的冲积黄沙。所以东谷庙村三面环水,唯一的是逐渐上升的山丘,而不是北面环水。村子前面的河的南面是74年被水冲走的老村子的遗址。在过去的八年里,许多居民用黄沙填满了洼地,并重新建造了新房子。

    东沟水库自1974年经受住连续降雨的危险后,一直默默无闻。我对他没有特别的印象。我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去过水边。当时水库的库容很小,水面还不到大坝的一半。柳树的根漂浮在水面上。红色和白色非常漂亮。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因为我很无聊。突然看到红白柳树上有几根又黑又细的根,就一把抓住,拔了出来。你猜怎么着?我拔了一只大虾,但是我拔的是它的胡子!仔细看看,柳树根里还有。就这样,我拔了好多大虾,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拔柳根拔腿虾还是我记忆中最好的意外。

    黑老婆王在水库下游300米左右,是圆形的,直径只有两三米。水深两米多,边缘较浅。这个王不是人造的,而是天生的。当上游水库的水很重时,它就被冲走了。在东谷寺出生五到七年的孩子,没有来和黑老婆王一起洗澡,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学会游泳技术的。偷偷洗澡,在河里游泳,不告诉家里的大人,大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男生向往和刺激的事情吧。在水里泡久了,用手抓破皮肤会出现白痕。成年人总是喜欢用这种伎俩来测试孩子是否潜入水中。孩子回家前也会挠自己,看看证据是否明显。如果觉得过关难,会提前想好解决办法,避免血肉之躯的煎熬。

    夏天,孩子们总是成群结队地来洗澡,放学回家。大人总是安排拔野菜喂羊喂兔,或者出去打柴做饭。一般我们会提前知道放学后做什么,总会提前约好朋友,在做大人安排的事情之前先去黑老婆王洗澡。如果中午有足够的时间,找个理由,拿个窝头,在窝头的眼睛里放点自制的酱,或者从咸菜坛子里弄点咸菜疙瘩,边吃边走到黑老婆王面前。吃完就到了。黑老婆王旁边有泉水。喝了几口后,你就开始下河了。大家在脱衣服下河之前,习惯是先泡一泡尿,然后用手在肚脐眼上抹一点尿,说这样可以防止河水的寒意进入体内。到现在我也没搞清楚到底有没有效果。

    中午下河,还得请老师检查。到了赛季,老师也是苦口婆心,反复叮嘱你不要下河游泳,否则站着当惩罚,被训练都是轻的,很有可能教练会为你服务。当时如果孩子被老师打了,家长不会怪老师,也会很感激老师的管教,所以老师体罚学生是很常见的。所以,中午顺流而下之后,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证据抹去。活生生的例子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吓到了学生,但人们总是偷偷摸摸地顺流而下。

    据说有一次和朋友一起拔野菜。对了,我和我黑老婆王去游泳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王力有许多鱼。村里这些河里生长的鱼,主要是我们所说的“浮哨”和“花叉”。这两种鱼其实是一个物种,只是公的和母的外表不同。女的叫“浮哨”,只不过肚子是白的。雄性“花叉”,除了背部是蓝色鳞片,腹部和两侧鳞片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在阳光下特别好看。这种鱼没见过大的。一般会抓到两只公的和一只母的。这是因为雄性和雌性在水中游泳时特别同步,一般不会分开。这种鱼从来没见过长得特别大的,但是一般都在20厘米以上,但是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两面包蛋浆煎好,再放入番茄汤滚十几分钟。这种鱼汤好喝,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么说吧:最近二三十年,各种鱼都吃过,但是没有一样能比得上。

    发现我黑老婆王丽身上有很多鱼后,朋友们不约而同的有了同样的想法:抓鱼!王力没有渔网,没有捕鱼工具,没有鱼,水深两米多,徒手抓鱼显然不现实。怎么办?别担心,我们有非常有效的本地方法。经过一番分工,两个朋友去了上游水库,负责彻底关闭水库的水门,防止上游水继续流入王力。四五个朋友就去附近找了一棵平柳树,并负责把柳树的枝叶抱到王的边上。当上游的水不再补充到王力时,王边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扁柳枝叶。三四个年长的伙伴在王边滨水的边界上放一块大而光滑的石头,上面放上平整的柳枝和树叶,然后用一块坚硬的石头反复锤打这些树叶,边敲边转。过了一会儿,功夫的枝叶变得泥泞,然后这些泥泞的东西被均匀地洒在王力的水面上。几个朋友同时操作,黑老婆王冕立刻被盖了一层又绿又烂的树叶和泥巴。年长有经验的伙伴说:“等一下,鱼会自己出来的。拿出篮子,准备好。”

    。”因为去拔野菜,每人都从家里带出来一个筐,也有长的,也有圆的。便都准备好了。

    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奇迹出现了,之间一个个虎口长的“浮哨”“花叉子”一个个翻着白肚皮,昏昏沉沉地漂浮到水面上,任由我们用筐捞起,一会的功夫,汪边就出现很多的鱼,水里也还是会不断的有鱼往上浮起,然后被我们捞起。突然间,上游来水了,把汪上边的树叶泥巴冲走了,翻着肚皮飘起的鱼也越来越少。负责关闭闸门的伙伴自然会被埋怨,可这两个伙伴很冤枉的样子,称他们确实关闭的一点水也不流了才回来的啊。水确确实实是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干小伙伴交头接耳:刚才捞鱼正热闹的时候,上边村子有几个孩子在旁边看热闹了,莫不是看我们捞鱼眼红了,给我们放开的闸门?想到这里排个哨兵站到黑老婆汪东边崖壁的高地上侦查一番,果不其然,是有几个鬼头鬼脑的家伙在水库闸门那往这边窥视!这还了得,这不是反了他们了吗?小伙伴们决定悄悄地接近他们几个,非得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可!

    每个人在筐里面准备几块趁手的石头,准备给他们尝尝石头的枪林弹雨!可惜那几个孩子在上游,我们人又多。没等我们深入到有效距离,邻村的孩子就发现我们了,撒腿就往自己村子里跑。饶是这样,其中也有被我们提前突击的石块差点打中的,吓得他们头顶破筐,狼狈逃窜。虽然不尽人意,毕竟我们没人都分到十几条鱼,拿回家大人们虽然不满意我们下水逮鱼。可以经不住鱼汤美味的诱惑,埋怨声中一家家都品尝到了鱼汤的美味。

    至于平柳树汁液为啥能够把鱼弄到昏迷并且翻了白肚皮,当年我们谁也不知道,只知道这个办法能逮到鱼。现在想想,也许是这树汁能够封死水面的氧气使得鱼缺氧昏迷的吧。毕竟这树汁无毒,不能把鱼毒死,人吃了鱼也没有任何危害。

    早些年,在我们那到处都是这种树,我们村三面环河,每条河的河边都有这种树,以现在村前的这条河边居多。这种树叶子能拿来逮鱼,等过了夏天,树上会结出一串串的果实,就像两排小燕子整齐列队一样,煞是好看,所以我们叫这种树也叫“平柳燕子”树。据老人们说,59年、60年大饥荒时,这种果实曾经作为救急的粮食被人们食用过,不过前几年我发现散养猪群的,会把猪群赶到树下,然后用猪鞭将果实打下来供猪群食用。看来这果实能够食用是真的了。

    平柳树的木材质地较轻,不够坚硬,所以用处很少,自然人们也不是十分喜欢它,以至于现在村里基本看不到平柳树了,偶尔看到一颗,看到树的枝叶间随风飘荡的一串串小燕子,我就会赶到特别亲切、特别温馨,我就会想到在黑老婆汪逮鱼的这段经历。我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想:我们小的时候,物质匮乏,生活贫困,可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面都充满激情,每个人对生活都是那么的热爱,人和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情,如今很难再看到了。被物质欲望充斥着大脑,呼吸着污染的空气,吃着满是各种添加剂的食品,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世界是进步了呢还是退化了?我有些疑惑和无助!

    忙于感叹,差点忘了,黑老婆汪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晚上如果一个人从黑老婆汪附近路上走,会听到汪东边崖壁附近轰隆隆有崖壁及石块滚落的声音,夜晚格外刺耳、格外吓人。胆大的啥也别说,走你自己的路,啥事也不会发生。如果你害怕了,为了给自己壮胆说“谁啊?半夜扔石头砸到人怎么办?”或者说“完了,砸到我了”就会真的被石块砸中。这可能也仅仅是一个传说,在那个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老乡们编造点故事自娱自乐,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