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颐和园游玩记


    时间:2021-01-1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当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在学习吕奇和刘亚子先生的诗时,我的老师在两首诗中说,“墨岛昆明水浅,观鱼比富春江好”:“诗歌中的昆明是指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而不是云南昆明市”,然后他告诉我们颐和园有多大,它不仅像镜子一样美丽。还有3000多座宫式亭台楼阁,世界上最长的雕刻横梁和彩绘长廊,奇异的花草,美丽而奇特的假山和石头,用雕刻的圆柱和玉石建造的小桥,雄伟的青铜狮子,金牛座,耕织地图等。这吸引了我的好奇和贪玩,立刻暗暗发誓要去北京颐和园看看。

    之前去过两次北京,来去匆匆。我十几岁的时候因为时间的原因没能去参观北京的颐和园。直到今年10月13日下午14: 00,50多年后,随着易家县旅行社范小红组织的“京津五日游”,来到了距离市区15公里的北京颐和园东门。

    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后可以行走,中间嵌有黄色饰钉的朱漆门是锁着的,我们游客只能从侧门进入颐和园。虽然之前有人说颐和园很大,有很多有趣的景观,但当我们真正走进颐和园的时候,没有导游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因为那里有风景,有宫式古建筑,有雕花柱玉砌的小桥,有雕梁画栋的走廊里的红柱,有珍稀的树木,有奇花异草,有寓意丰富的奇石。我们都觉得很美,但是不知道哪些地方真的很有趣,很有名。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一行六人只能边看边沿着大理石铺成的石路走。我们首先去了“仁寿堂”(也称为秦征堂),它面朝东,有七个房间。看这个,以前是乾隆、光绪年间皇帝和慈禧太后掌管政治的地方。虽然宏伟,高贵,优雅,但却是空空如也,感叹世间新陈代谢,岁月无情。我们走过仁寿堂,去了光绪皇帝曾经住过的玉兰堂和乾隆皇帝曾经住过的易云堂。15: 10,我们来到慈禧太后曾经住过的乐寿堂,看门前的青铜鹤鹿,寓意六合长寿吉祥平安,拍照留念;

    15: 30,我们经过雄伟的邀月门,步入中国最长的游廊,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第一长廊。看着这个728米长的专业画廊,有273个彩色空间和14000多幅彩色绘画,我对生动的人物画和山水画极其兴奋和着迷。我老婆和我的旅伴们悠闲地沿着乾隆、光绪、慈禧曾经悠闲散步的长廊走着,一边看长廊两侧的壁画和风景,一边不自觉地走过“离亭”、“送亭”向雄伟的“排云门”走去。我本想走完长廊,但老婆和同伴拉着我下了排云门,来到了名为“云辉玉宇”的昆明湖

    “‘莫道昆明水浅,观鱼胜富春江’。诗《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里说的‘昆明池’在这里。我们也来这里观鱼,看看这里的鱼和随州的鱼有什么区别?”我指着昆明湖,那里湖水碧绿,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我对妻子和同路人说。

    “你以为这跟上海豫园小池子里观鱼一样。当你把手伸进水里时,许多红鲤鱼围过来亲吻你的手。这是一个占地数千公顷的大湖。深秋,大多数鱼都游得很深。偶尔有几条鱼游过来给你看。很幸运。冬天来这里,只能看到十里冰封如镜的风景。”老婆拉下头去找鱼,我却不肯离开。她一边说,一边沿着湖边的石头小路向“对谷坊”方向走去。

    “看,哪里有荷叶!”一个同伴指着离我们不远的一块绿莲,对我们说。

    看着几十亩大小的绿莲区,没有看到“美丽的荷花盛开在湖面上”的美景,我感到有些遗憾,但我仍然很高兴能欣赏到“一朵绿莲,一片绿涟”的美景。

    沿着河岸的砾石小路行走时,我们观看并拍摄了湖中的蓝色波浪,并用河岸上的亭子反映了水中的景色。我们不时地在湖中央和湖对岸观赏著名的风景,如“南湖岛”、“韩旭堂”、“龙王庙”、“十七孔桥”和“西递”。我们不自觉地走过了“水木自爱”和“玉兰堂”看着古色古香、高贵典雅的宫殿式建筑,看着石山景观奇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意蕴,一边看着一边拍照,在石山前留下了六个同伴唯一的照片。

    16点55分,游完文昌花园,导游和领队两次电话催我们在东宫门外广场见面。我们只好回去,忍痛走出东宫门。

    站在东宫前的广场上,回头看光绪皇帝题写的“颐和园”字样和嵌有铜钉的皇家雄伟粉条门,心里感慨良多。这次游览颐和园,不仅实现了我50多年前许下的游览颐和园的愿望,还看到了美丽的群山、亭台楼阁、雕花玉柱、雕花梁和彩绘建筑,以及皇家园林中奇异的花草。而且,比如贫穷弱小的旧中国,饱受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本鬼子等外国列强欺凌掠夺的历史,从而激励我们热爱祖国,奋发图强,努力建设和保护我们美丽的国家和家园。

    这次来颐和园,虽然参观的景点只占颐和园众多景观的十分之一,但是“佛香阁”、“滑稽花园”、“苏州街”、“四大洲”、“多塔”、“青岩石舟”、“农家图景区”、“十七孔桥”、“玉带桥”、“西递”景区带等许多著名景点

    再会!北京颐和园具有皇家的威严,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奇特、壮观和美丽风景的集合!再会!皇家园林,带给我美好的回忆和数百张图片。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