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游麦积山石窟杂忆


    时间:2021-01-0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驱车数千英里到达麦基山。和其他景点一样,游客交通拥挤,门票很贵,买票的地方离真正的观赏地也很远(不想走或者走不动就要走景区内的停车场,这可以算是近年来一些景区创收的一种创新手段),但是查身份的片段就多了几个。

    沿着一个不太陡的石阶爬上台阶,你就会到达站在墙上的石窟的悬崖。抬头只能看到现代人竖起的层层扶梯,人们在上面小心翼翼地行走,还有一尊大佛的轮廓。你几乎看不到石窟,但当你一步一步往上走时,你不仅会受到身体上的震动,还会受到精神上的震撼。

    据说麦基山高142米,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经常挖在20到70米高的悬崖上。开凿石窟时,从下面把柴火堆到70-80米的高度,然后进行施工,筑一层,拆一层木,直到山脚下。可想而知,为了堆70-80米高的林地,要砍多少树,要动员多少民工。难怪当地人还流传着“南山砍柴,麦收筑崖”,“先有千柴,后有麦收崖”的民谣。然而,在以下观点中,出于两个原因,这一记录仍然值得质疑。第一,堆积如山般高的木垛,至少需要10万人,需要几年几个月不间断的施工才能完成。没有中央政府甚至地方政府的组织实施,是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历史上的麦积山石窟是从后秦时期开始发掘的,断断续续持续了1560年,直到明清时期才完成。其次,悬崖上钻了很多洞,有的还能找到当年楔进去的木头,我觉得可能是工匠踩脚时用的。回到当年,工匠们可能会先在岩壁上凿洞,楔入木桩,然后铺上木板,站在木板上,把绳子绑在腰上,把绳子绑在上面的木桩上作为安全绳,然后工作。

    麦基山有194个洞穴,7000多尊泥塑和石雕,1300多平方米的壁画。它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展览馆,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沿着坚固的楼梯慢慢走,慢慢看。一个山洞,一尊佛像,一幅壁画,一个佛教故事映入眼帘,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宗教气息的世界,畅游于佛教的无垠大海之中,置身于古人至高无上的艺术花园之中,净化灵魂,修炼精神,提升境界。耶!当你在50-60米的高空,站在一座15米高的佛像脚下,俯下身子看着地上的人影,再看着这尊雄伟的佛像,想想当年创作者的勇气和智慧,奉献和牺牲,再想想我们身处一个唯物主义横行、勾心斗角、患得患失的世界,怎么能不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其他的山在天底下都显得矮矮的”这种感觉怎么可能。成长?

    麦基山是古丝绸之路的主干道。自西汉张骞伐西域以来,几千年来,河西走廊融合了几种东西方文化,在敦煌和麦积山开花。回顾几千年前,达汗很强大,幅员辽阔,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一队队的驼铃来回穿梭,不断把中原文化带到这里,带到更远的西方;把中亚、西亚、南亚甚至两河流域和古罗马的文化带到这里,带到大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虽然不时有许多动荡的战争、饥荒和瘟疫、刀匪和几次毁佛行动,但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捐赠开凿洞穴造佛从未停止,牺牲、慈善和维护从未停止,因此有了一个宏伟而不朽的艺术历史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