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与人生
时间:2021-01-0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在看过贾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之后,我依然用一贯的“冷静克制”的叙事手法和“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做时代的记录者和叙述者。说起来,故事很简单。这是一个关于山西镇大哥“彬彬”和模特“乔乔”分离和结合的故事。
通过镜头,我看到乔乔选择为男友私藏枪支,并被判五年。他选择找斌斌,却被拒绝了。彬彬回来了,选择接受他。但是这部电影只是讲这个爱情故事吗?不,你也可以看到,街头艺人选择尖叫,只对博君微笑;看到摩托车司机,看到大姐姐偷钱包,看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人出轨……好像是一部电影,里面包含了各种人性和生活。
姚橹有一本书叫《人生》,和这部电影很像。它讲述了一个名叫高加林的高中毕业生在20世纪80年代回到了陕北高原大川道里高家村的土地,离开了土地,又回到了土地上。在这个过程中,高加林与同村少女刘巧珍、同城少女黄亚萍的情感纠葛,构成了整本书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人性通过主人公青春生活中的几个关键选择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电影和书表面上讲的是爱情故事,其实讲的是一个很大的词“人”。《江湖儿女》中的乔乔等人明白江湖是什么,《人生》中的高加林等人明白人生是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数江湖儿女在风浪中行走。江湖中,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人生,有人的地方就有生命。生活在江湖,生活在人生的路上。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和生活。
杜甫的江湖人生是:“七岁便强,唱凤凰。”年轻的杜甫不是一张威严的脸,而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十五岁,壮如牛犊。为了摘枣,“一棵树一天可以倒一千次”。从19岁开始,他在南方漫游了五年。后来,他考试不及格。在一开始受挫后,他再次漫游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仍然保持着“一旦爬到山顶,就会看到其他山都在天空下显得矮小”的英雄姿态。他有“去君尧舜”的野心,但终究没有实现。直到40岁,他才真正在长安有了自己的家。最后,诗人乘孤独的小船漂洋过海,在贫困和困苦中度过了一生。
余光中的江湖和生活是:“一眨眼/是少年?/一辈子,是永远吗?/回答,回答,在无垠的风中。”六七十年代,诗人的故土,无论是陆地还是岛屿,骚动如火如荼。身在异乡,心未定,愁难解。诗人余光中从大陆来到台湾,然后到美国学习和教书,一生漂泊不定。
杜甫和余光中,现代人和古代人都有自己的江湖和生活。江湖上的孩子都在人生的路上,半条命,几场风雨,有多少悲哀?江湖远,人生长,不用想太多。正如金庸所说:“你看,这些白云聚散,散散,生命分分合合。为什么要担心?”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