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OK随想曲
时间:2020-12-2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喜欢唱歌,从小就喜欢。我第一次听到邓丽君唱歌是在成都金牛宾馆。一日三餐之后,在从萨西多酒店回房的石子路上,不知歌声从何而来。看似断而续,带着苦涩,有点像京剧名演员程先生最初创作的游丝腔,只是前者在唱戏,后者在演戏。
邓丽君完美地表演了《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无论是声音,气息,还是韵味,她都恰到好处,无可挑剔。弹这首歌的家庭也很奇怪。他们只是反复播放这首歌。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听同一首歌,在悠扬的节奏中漫游。当时,我父亲被邀请为金牛酒店的会议厅做一幅大画。父亲带着母亲和我住在国宾馆,一起感受国家仪式的待遇。我当时六岁半。
我真的对音乐很有缘分。那首歌我听了两三遍就会哼。我记得晚饭后我们又走在那条路上,不知何故我大胆地跟着歌唱,吓了我父亲一跳。他连忙伸手捂住我的嘴,轻轻训斥:“唱点什么,颓废的音乐,黄色的歌!”
“黄歌?"天啊,这么大的政治帽子扣在一个六岁的小姑娘身上?现在回想起来,我会笑。更何况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黄”。我只看着父亲紧张的脸,知道自己错了,赶紧闭嘴。
然而,这首歌从此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时至今日,我仍时不时不自觉地唱着这首歌,回忆着这首歌的精髓。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我们回到内江一年后,邓丽君的歌声席卷了这座内陆城市,同时带来了《万里长城永不倒》、《我的中国心》等一系列流行的台港歌曲,翻开了流行歌曲的新篇章,席卷全国。
原因是:好唱,一、台港歌曲不谈政治立场,唱的是爱情和爱情的悲情歌词;第二,歌手根本不需要专业训练,曲调温和,不需要音域宽广,也不讲究什么唱功,只要声音好听,不是“左左”。这样可以省时省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抱着上帝赐予的金嗓子,在江湖上谋生致富。
90年代初,卡拉ok光盘进入国内市场。当时都是LD光盘。正版光盘几千元,是高端产品。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巧了,爸爸有个朋友,是成都有名的商人。他有工厂、医院和房地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他家唱卡拉ok。可惜老人因酒驾早逝。真可惜!只要路过顺城街,就会不自觉的想起他。你坐在他的豪华皇冠车上,给我和我妈看银河王朝大酒店附近半条街已经是他的了。诚然,天无绝人之美,时间也是,生命也是.
一有机会就会找一些唱歌好听的朋友或者家人出去唱k,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简单美好啊!
回到现在,去年我们家的朋友(所谓的家人朋友,都是我父母的年轻朋友,也是我同龄的私人朋友)知道我们家喜欢唱K,就送了一对自带音响的高级麦克风,可以用蓝牙连接到手机上,在手机上点歌,省去了功放、音响、播放器等一系列复杂的电器,真的很方便。我喜欢唱老歌,比如叶丽仪的《外婆的澎湖湾》,叶倩文的《上海滩》,朱莉的《祝福》等等。父亲喜欢刘欢和腾格尔歌手的歌,母亲喜欢李谷一老师的《凭着爱》和《知音》。八十岁之前,妈妈会唱《苦乐年华》,充满情感,声音洪亮,敬畏!姐妹选择《青藏高原》,《甜蜜蜜》等。我们会不时组织一次家庭聚会。我们会唱两首歌,玩得开心,玩得开心。
被禁足后的21天,我们在家唱了两遍,客厅太大,所以我们选择在我的卧室里做。不过说实话,——没心情,对方眼睛红红的,鼻子越来越酸,大家伙不说话心里也藏不住。反正他也没心情唱歌。算了,祈祷第二天好玩吧!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