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大学的馒头
时间:2020-12-2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早餐吃馒头或纸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事情。但是,能让人念念不忘的馒头和纸并不多。
越是迷茫,吃的早餐越是数不胜数。但是我一辈子还能记得的早餐,就是大学食堂的馒头和纸。
那时候每天早上起来,洗完书包就去食堂。
当时早餐花样不多,最多的是馒头、纸、包子、油条、粥。馒头和卷子都是用同样的旧材料做的,不是很好吃但是很纯正。它们是我们村学生最喜欢和最实惠的早餐食品。花一两分钱买两个。我们都嚼得很有味道,心里觉得饱。四年过去了,没有人觉得吃腻了。当时咸菜馒头多,肉包子少。只有家境比较好的学生才能买。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能拿出20美分吃最后一顿美味的早餐,是最大的满足。当时基本上吃了很多纸,尤其是纸上的豆沙、小葱等调味品都很甜很香,增加了我的食欲。试卷不是很软,但是味道很浓。有时候会多买几张纸攒着吃中餐,增加食欲。
就这样,在我大学四年的时间里,我至少吃了2560个卷子和馒头,永远不会腻。
但是自从1997年毕业回到县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这种又甜又好吃的纸和馒头。
很多次,我走遍了县城的小巷,尝遍了每一家店铺,每一个摊位,寻找着有那种味道的馒头和纸,却从未见过一丝影子。到现在20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总觉得县城的包子、卷子、馒头不如学校的好吃、嫩、好吃,更没那么甜、嚼劲,吃了一次就不想再吃第二个了。
现在成家立业,长大了,饭量也没变,学校早餐的味道还留在脑子里。看着别人和孩子吃的好的时候,我想自己去尝尝,可是到了嘴边又觉得不是那种味道,不想再咽下去才咽得下。
也许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或者是材料纯净、原始,没有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让人吃起来感觉更好。也许是时代的进步,物质生活口味的多样化,人们胃口的“涨价”导致了人们口味的加重,却吃不到最原始最生态的自然味道。
不知道那天还会不会有机会去母校。不知道母校的早餐还算不算甜嫩。那天一定要回到母校,再试一次,心无旁骛的体验简单的生活.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