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着流浪儿去留学
时间:2020-04-2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世界上最持久、最感人的事情是不经意的美德。
邹晓庆,山东诸城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机电工程系,1999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由于成绩优异,他被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从她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她真正踏上美国求学之路,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失去了在美国求学的大好机会,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来自贵阳的孤儿,他完全不为人知,没有血缘关系。
一个
1995年寒假后,邹晓京被告知他已被护送去攻读硕士学位。这样,她可以节省时间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到外面做一些工作,赚一些钱,让她的父母喘口气。邹晓静来自山东诸城农村的一个家庭。他的家庭很穷,他的父母很难供养几个孩子学习。
事实上,邹晓庆于1992年被清华大学广播系录取,并一直为该节目工作。她在学校的邮件收发室帮忙分拣邮件。
邹晓静知道自己被护送到研究生院的那几天,她正在整理邮件,突然发现一封没头没脑的信。信封是在清华大学餐厅用铅笔潦草写的,爸爸接受了。也没有签字,字迹很不成熟,仿佛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看邮戳,它来自贵阳。这显然是一封死信,也就是说,不可能投递,也没有办法退回。只能交给邮局处理。但是邹晓京被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字迹打动了。她打开信封,希望能找到一些交货的线索。
这封信写在烟盒锡纸的背面。
你好,爸爸,我是你的儿子冬子,你不想要我吗?你走后,我妹妹也很快离开了。我在卷心菜街乞讨食物,我总是被打。请过来见我。我不能再活了。上个月,我给了餐馆老板一把碗刷。他说我刷不干净。他用锤子敲了我的头。现在我的头仍然晕。我把孩子给他了。我看着睡着了。他脱下鞋底,打了我的脸。爸爸,我真的活不下去了。请过来加入我。我可以给你搓麻绳,给你卷干香烟。
邹晓京读了信,他的心突然绷紧了。她把信拿到宿舍,和同学们讨论了一下。她分别去了学校的各个餐厅,想知道是否有贵阳人的儿子是冬子。一周过去了,没有任何线索。两位贵阳厨师说贵阳没有“卷心菜街”。
邹晓京感到既奇怪又失望。她去书店买了一本贵州地图,打开了贵阳市的地图。她真的找不到任何“卷心菜街”。她还打电话给贵阳的114查号台,查询卷心菜街街道办事处的电话号码。人们回答说她根本没有这个地名。
1996年4月初,是毕业生实习的时候了。邹晓京已经被送到研究生院,不需要参加毕业实习和论文设计。本来,邹晓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外面兼职赚更多的钱。邹晓静自愿报名参加偏远地区的论文设计。在实习目的地申请表栏中,邹晓京认真填写了“贵阳”两个字。
二
邹晓庆选择贵阳有两个原因。一是贵阳是大型机电企业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而且,她还记得那封信和“冬子”。她猜想“卷心菜街”一定是一条很小的小巷,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只要有这个地方,你到贵阳的时候一定可以慢慢找到。
邹晓京到达贵阳后,首先到实习单位报到,然后立即打听“白菜街”的位置。许多在贵阳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都对这个名字感到困惑。她去市政府地名办公室查资料,包括贵阳几个没有“白菜街”的郊区县。邹晓京完全失望了。
一天,当她在车间练习的时候,她无意中听到附近的一个同事和另一个人开玩笑:“你有能力去卷心菜街疯狂奔跑。”邹晓京一听,心里一动,急忙抓住工友问:“你说的白菜街在哪里?”工友笑着说:“没有卷心菜街这样的地方。我们贵阳的年轻人有一句老话:“城东的年轻人很帅,城西的年轻人很傻,城南的年轻人都很可爱,城北的年轻人都是烂白菜”。这条卷心菜街位于城市的北部
邹晓京一听,又惊又喜,立即打车去了城北。
邹晓京一下车就意识到为什么它被称为“白菜街”。街道被污水淹没,路边堆满了垃圾,苍蝇飞来飞去,路边的房子破旧不堪。邹晓晴挨家挨户地找了出来。冬子从小就有点痴呆。他在毕业前就辍学了。父母都不喜欢他,经常因为这个孩子吵架。三年前,冬子的父母离婚了,没人想要他。冬子的父亲去北京工作了。据说他后来在清华校园开了一家餐馆,并把钱还给了200元。没消息了。去年,冬子的母亲和其他人私奔了,把冬子一个人留在了卷心菜街。起初,每个人都同情他,给他食物和衣服。后来邻居发现这孩子在偷东西,就不再关心他了。这封没头没脑的信是一个刚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给他写的。
志愿者导游把邹晓静带到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对着它喊道:“冬子,你爸爸派人来接你了。”
院子里堆满了鸡毛和鸡肠。一个瘦瘦的孩子站在院子中间,肩上扛着一个装满死鸡的竹篮。听见有人叫他,看见邹晓京进来,愣住了。邹晓京看到孩子变得这么瘦,感到一阵悲伤。她走上前,拉着孩子的手说:“冬子,你父亲让我看见你来了。”
她把冬子带回她实习工厂的宿舍,先给了他一顿饭,然后看着他狼吞虎咽。邹晓晴感到更加难过。然后让孩子洗个澡,穿上一套新衣服,仔细看看,其实孩子还是挺帅的?
三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在车间实习,邹晓晴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冬子。她带冬子去购物中心、游乐园和动物园看老虎,好像是为了弥补冬子遭受的所有不幸。每当冬子问他什么时候去看望他的父亲,邹晓庆说,“等我姐姐实习完了再说。你父亲在一个很远的地方等你。”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邹晓京觉得很开心,至少,他没有猜错信的内容。
孩子已经找到了,但是孩子的未来怎么办?为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未来,邹晓晴在各个部门之间奔波。她先去了民政局,希望政府能收养冬子。但是民政局说冬子不是孤儿,他的父母也在那里。此外,福利院资金短缺,收养程序严格。邹晓庆去公安局报案说,冬子的父母被怀疑遗弃,把孩子丢在街上。在公安局,她意外地得到了另一个让她更加震惊的消息。早在六个月前,北京警方就已经写信给贵阳公安局,请求帮助寻找冬子的父亲。原来,冬子的父亲因为餐馆管理不善而破产,走上了贩毒之路。
如果道路被切断了怎么办?我是一名学生,即使我不能养活自己。我如何支持另一个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冬子不知道钱是什么。当他去超市的时候,如果他饿了,他会把手放进嘴里。当别人向他要钱时,他让别人拿走他们想要的。最初,他想先找到孩子,然后慢慢找到他的父亲。现在他父亲找不到了。邹晓晴不忍心把这样的孩子丢回白菜街。
邹晓京还没想好,实习就结束了。1996年5月中旬,邹晓京拿到了实习证书。经过反复考虑,邹晓京把剩下的几百块钱塞进了冬子的口袋,乘公共汽车把冬子带到了白菜街站,并告诉冬子,“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就回来。”冬子似乎发现了什么,默默点头,没有说话,邹晓京连忙转身离开,像是做了什么坏事。
回到宿舍,邹晓京收拾好行李,又坐上了两个小时后返回北京的特快列车。这时天色已晚,街上的灯亮着。邹晓京感到脸上发烫,不安地走来走去。她似乎看见冬子独自站在昏暗的路灯下。父亲抛弃了他,母亲抛弃了他.想到这里,邹晓晴疼得不得了。她匆匆打了辆出租车,向卷心菜街走去。在逐渐加深的黑暗中,冬子仍然静静地等待着。邹晓晴把孩子抱在怀里,忍不住哭了。她终于没有等到巨大的遗憾入侵后才意识到未完成的愿望是她生命中最大的礼物。
当邹晓庆和冬子回到北京时,他过了三年悲惨的生活。
为了安排冬子,邹晓晴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私房,让冬子一个人呆着却不放心。他用窗帘把房子分成两半,睡在外面的一张木头床上。冬子过去非常兴奋,经常在梦中哭泣。她迅速站起来,拉着冬子的手说:“没什么,我妹妹在这里。”房租,加上在冬子的生活费用,邹晓晴除了在收发室帮忙,还找了个勤工俭学的人打扫楼梯。每月300元的额外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明智的冬子尽力帮助她姐姐做家务,没有问她父亲去了哪里。有时邹晓静会主动提出来,但冬子说:“我没有父亲,所以我跟着我妹妹。”
有一次邹晓晴在背诵外语单词的时候,没想到冬子也会背诵,她的发音也很清晰。邹晓晴很惊讶。她故意发错了一些单词的发音,冬子紧随其后。邹晓晴认为孩子可能不是生来就患有痴呆症,她有想法让孩子学习。她找到了一些初中语文课本。她没想到冬子会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能很快记住。邹晓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个孩子智力发展很奇怪,记忆力惊人的好,但是逻辑能力很低。如果训练有素,这些人肯定是有才华的。”这让邹晓晴又惊又喜。
不管有多困难,邹晓京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收养了一个孤儿。她只是默默地肩负着生活的重担,照顾和养育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她也没有耽误家庭作业。1998年11月,她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学生代表,以优异的成绩参加了北京第三代电子对撞机国家重点实验,获得了同行的好评。然而,在邹晓庆的苦心栽培下,冬子也独自完成了所有的小学课程。
四
1999年3月初,好消息传来,由于邹晓静在参加电子对撞机实验中的出色表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向邹晓静提供全额奖学金,让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她在出国时遇到了困难。
1999年4月初,邹晓庆带着通知和护照到美国驻华大使馆申请签证。对方要求对冬子、邹晓庆的直系亲属进行公证,并要求提供冬子在美国的经济担保。邹晓庆多次解释说,虽然他和冬子不是直系亲属,但他们在特殊情况下是不会放弃的。至于经济担保,一个人的奖学金足够两个人用。但是签证官不同意。
1999年10月底,上学的时间开始用完。邹晓京默默地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中关村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月薪2000元。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后,她请人找个关系把冬子送进学校。每天下班后,邹晓晴都会做饭,等着冬子放学回来,就像母亲在等儿子一样,平静而祥和。
1999年12月底,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惊讶地发现邹晓庆没有按时上学。它致信清华大学询问邹晓庆的情况。邹晓青的导师欧阳教授认为邹晓青已经到了美国,收到美国学校的来信后感到非常震惊。他到处打听邹晓晴的下落。当他得知邹晓青放弃了出国的机会,转而在中国做程序员时,他严厉批评了邹晓青。听了邹晓京对事件来龙去脉的叙述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叹了口气。你可以把你的孩子交给你妈妈和我。邹晓京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能忍受到你这个年纪……”老教授说:“孩子,你没有做错什么。让我再考虑一下。”
2000年2月,在新千年的春节前夕,教科文组织观察员戴维斯女士访问了清华大学。欧阳教授亦应邀出席研讨会。在谈到中美学生的交流时,欧阳教授如实地解释了邹晓京未能赴美的原因。
戴维斯女士听说世界上有这样那样的放弃留学的理由,感到非常惊讶。有一段时间她太兴奋了。
2000年4月初,戴维斯女士给冬子寄去了亲笔签名的经济担保和一份中国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为冬子陪她去美国扫清了所有障碍。邹晓静给戴维斯女士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戴维斯女士在回信中恳切地说:“不是你要感谢我,而是我要感谢你。是你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国知识女性的优雅、尊严和心灵。当你到达美国时,我将很乐意提供更多的帮助……”
2000年5月底,邹晓京带冬子去美国留学。(文/星文)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