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校训——
时间:2021-05-1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康奈尔大学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纽约伊萨卡(纽约市西北220英里)。它由以斯拉康奈尔和安德鲁迪克森怀特于1865年建立,是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八所常青藤联盟学校中唯一的一所。
除了康奈尔大学,属于代表美国顶尖大学的“常青藤联盟”的其他七所常青藤联盟学校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布朗大学。“常青藤联盟”这个名称起源于20世纪初由美国东北部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联盟。由于这些大学的特点是历史悠久、学术领先、贵族气息浓厚,随着时间的推移,“常青藤联盟”的名称逐渐成为大学学术实力的象征,也成为美国顶尖名校的代名词。
康奈尔大学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41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在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美国大学最新综合排名中排名第15位。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康奈尔历史最短,但规模最大。康奈尔大学的校园位于纽约附近的小镇伊萨卡,风景优美,气势恢宏,与东北拥挤的大学完全不同。
康奈尔大学的座右铭:我将建立一个任何人都能接受所有学科教育的机构。
康奈尔大学是男女同校,不分信仰和种族都可以录取。它的创始人希望康奈尔大学成为一所新的通用大学,教授从文学到自然科学,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一切。这个想法最终成为康奈尔大学的座右铭:我将建立一个任何人都能在任何研究中找到指导的机构。康奈尔大学的校训契合了中国圣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即“教学无课”、“因材施教”。
康奈尔大学校徽的设计很简单——主体是一本书和两个小盾牌。右盾代表纽约州,左盾代表美国。这三个基本要素结合起来,表达了大学与国家和国家的关系。盾身周围的戒指上刻着康奈尔大学的英文名和创始人的名字。
优秀中国校友
1915年,中国留学生任鸿隽、冰之、周仁、胡明福、赵元任、杨杏佛、郭潭贤、张远山、金邦正等人在康奈尔大学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的前身——中国科学社,1918年迁回中国,在南京师范大学成立。在校期间还创办了《科学》杂志,后来成为国内权威的科学期刊。
施肇基:他于1902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是康奈尔大学的第一个中国学生,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曾任中国驻美国和英国大使、联合国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世界银行创始人之一。
李景均:著名遗传学家,美国人类遗传学协会主席。
特子昌:1954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获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奖,成为第一位获泰勒奖的华裔美国人,农学家、环境学家、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硕士。
杨杏佛是中国人权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胡适:1910年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科学。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
黄万里:中国著名的水利水文专家。
杨相中:中国著名科学家,“克隆牛之父”。
赵元任: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1910年8月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和音乐,1914年毕业。
冰之: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现代生物学之父”,中国科学院创始人之一。他于1918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学位,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