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忽略过去
时间:2021-04-2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这部电影很糟糕。一个小时后,我小声对妻子说:“我们回家吧。”她回答:“当然不行,我们不能花30欧元买电影票。”“这不是理由。”我抗议道,“已经花了30欧元,你还在纠结沉没成本。”
第二天召开了营销会议。广告的影响已经连续四个月远低于预期,我主张立即停止。广告部负责人反驳我的理由如下:“我们在宣传上投入了这么多钱。如果我们现在停止,所有的钱都将被浪费。”他也抓住沉没成本不放手。
一个朋友被一段困扰多年的感情折磨。那个女人骗了他一次又一次。每当他揭穿她,她都懊悔地回来,乞求他的原谅。虽然和这个女人再维持一段关系没有意义,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了她。我跟他谈这件事的时候,他跟我解释说:“我在这段感情里投入了那么多感情,现在离开她是不对的。”这通常与沉没成本有关。
每一个决定,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商业的,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我们的愿景可能会实现,也可能会失败。任何时候,我们都可能偏离目标,承担后果,比如中断项目。这种不确定情况下的权衡就是理性行为。但是,在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爱情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是很难放下和放下的。所以,已经投入的成本成为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观上坚持下去也没有意义。投入越多,沉没成本越大,继续项目的理由越好。
股市投资者往往是沉没成本的受害者。他们在决定是否出售股票时,通常会参考购买价格。当股价高于买入价时,卖出股票;如果股价低于买入价,就坚持住。这是不合理的,购买价格一定不能起到关键作用。唯一有效的参考应该是股市的未来前景(以及可选投资的未来行情)。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股市。沉没成本不幸的关键在于,投资一只股票时损失的钱越多,你就越能保住它。
为什么会有这样荒谬的行为?因为人类试图变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一个可信的信号。
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在制造矛盾:承认以前的想法与今天的不同。继续进行一个没有意义的项目,就是在拖延对这种痛苦的认知。这样,我们会更坚强。
协和就是一个典型的亏损的国有项目。尽管英法这两个合作伙伴早就意识到永远不要指望超音速飞机的运营,但他们仍然继续投入巨资,只是为了挽回国家的面子。因此,沉湎于沉没成本往往被称为协和效应。它不仅导致巨大的成本,而且导致错误的决策,造成严重的后果。越南战争延长的原因也是如此:我们已经为这场战争牺牲了这么多士兵,现在放弃是错误的。
“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这本书我读了这么多页……”“我已经花了两年时间接受这种训练……”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你和沉没成本是如此密不可分。
有很多很好的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但是如果你只是因为承受不了已经付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那就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理性决策就是忽略已经投入的成本。你投入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状和你对未来的评估。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