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马桶上更容易思考人生
时间:2021-04-2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很多人习惯把手机或者书杂志拿进马桶,坐在马桶上十几二十分钟,享受难得的独处时光。你有这种所谓的“厕所情结”吗?
来自中国台湾省的歌手吴克群喜欢坐在马桶上思考。他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坐在办公桌前什么也写不出来。最大的灵感中心是马桶,我坐在马桶上就有很大的灵感。《周星星》是我在马来西亚一家酒店的厕所里写的。”
在一些影视剧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一个人呆在厕所里,坐在马桶上,悠闲的看书看报玩手机。过了一会儿,外面有人拍着门喊道:“你怎么还没出来,是不是掉进厕所了?”这时,他刚从厕所出来。
当人类逐渐获得了用工具和劳动对抗自然的力量时,他们开始结束长期的迁徙和颠沛流离,建造房屋定居。住房使人的个人生活成为一种隐私。上厕所的问题自然成了私事。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厕所的说法。简而言之,有海角、孔、青、皮、窝、燕、屏、厕所等。“屏风”是指门的小墙,用作屏障;“颜”是抑郁症;“厕所”的意思有失偏颇。不难发现,它们都有“隐蔽”的意思。所以在《广雅疏证》,王念孙说:“蜀(燕)与屏隐。”在《急就篇》《屏、厕、清、饮》中,颜师古指出:“厕所的一边也叫厕所的一边。”但是古代人上厕所没有现代人方便。直到16世纪,一位名叫约翰哈灵顿的英国牧师才设计出一键清洁无味的马桶。抽水马桶的发明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改善了卫生条件。
同时,人们花在厕所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天花35分钟在浴室里,而且这个时间还在增加。42%的人说喜欢在卫生间看报看书;22%的人爱在卫生间打电话;另有10.5%的人会在卫生间看视频听音乐。也有很多中国男人说,在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马桶上。
喜欢坐马桶的人不限于在家。许多人在公司工作时喜欢上厕所。不过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努力工作,上厕所偷懒,你会多呆一会儿。”“心烦意乱的时候,上厕所会觉得更舒服。”“你脑子一片混乱,上厕所就能理清思路。”,等等。
有心理学家做过问卷调查,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坐在马桶上,可能是因为男性承受的压力比女性大,但是释放压力的方式却比较少。除了缓解坐在马桶上的压力,一些生物学家发现,当身体弯曲、充满张力时,能量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而坐在马桶上时,人几乎可以保持这种姿势。所以很多人认为坐在马桶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感。
其他人只是喜欢坐在马桶上。狭小的厕所空间里,人面对四面墙,思维可以完全发散,不用担心有人闯进来打断自己的思考。厕所让人有安全感。
心理学家埃丝特布霍兹认为,孤独是个体构建和重建自我功能的需要,旨在增强感知、认知组织能力和幸福感。坐在马桶上是人的孤独的表现。当人们选择独处时,他们有一些积极的目标。例如,独处可以帮助个人认识自己,独立思考,激发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人坐在马桶上,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会感觉思维更加活跃清晰。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