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时间:2021-02-0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现在是一个“成功学习”泛滥的时代。在中国,许多扭曲和混乱都与追求表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往往只追求现实的结果,不追求真理;我们非常重视结果,所以无法享受过程;为了实现某个愿望,我们经常不择手段。
2012年,我参加了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影响一代人”。有记者问:“体育是如何影响一代人的?”伦敦奥组委的一名官员回答说:“体育教会孩子如何获胜。”这句话很常见。在中国,很多东西都可以教会孩子怎么赢。但他的下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同时,教会孩子如何有尊严、有尊严地失去。”
这是中国人非常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是什么时候长大,学会有尊严地失去的?
这句话我已经记住了。一方面,它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体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此时的中国。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既然十有八九的事情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我们十有八九从来不教人的心态和应对方法?相反,十分之一的成功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挫折十有八九被放大到无法估量的程度。
回顾世界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想想,失败可怕吗?中国有无数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
岳飞伟大是因为成功吗?如果看现在的“成功学习”,岳飞是失败的。不管怎么打,岳飞最终还是被朝廷用十二枚金质令牌召回,最后回到了办公室。当时他是个失败者。当时谁是赢家?是秦桧。但是后来呢?秦桧一直跪在西湖边,但岳飞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项羽是胜利者吗?项羽作为一个男子汉,一个将军,失败得无以复加。然而,作为一个英雄,他仍然存在于中国戏剧故事和人们的谈话中。相反,“胜利者”刘邦会让我们内心感到不屑或厌恶。
林则徐一生成功吗?大家只记得《虎门灭鸦片》,却不知道在诸多“妥协”的压力下,林则徐一年后被免职。从名气的角度来说,他成功了吗?完全没有。
为什么要补失败的教训?不仅仅是因为“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还因为人生从生到死都是单行道。就算赢了全世界,也改变不了结果。死亡是最大的“失败”。应该如何面对?
失败,其实有很多含义,比成功更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一定要靠失败来助推。南唐李后主的失败是极其痛苦的,我们很难经历这样的失败。但我们仍在谈论他。为什么?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创作者,他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如果不是国家的毁灭,他会有这样一种“问你能有多少悲伤,就像一股泉水向东流”的感觉吗?不。这种失败对李后主来说是痛苦的,但对后代来说不是一种祝福,也是对文学的继承吗?用他的话说,失败有一种奇妙的意境。
莫扎特去世前在他的家乡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他经常被排除在外,命运不好。他是个天才。他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都交给普通人临摹乐谱,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完。在他的音乐作品里,你听不到失败,挫折,堕落,躲藏。他的音乐永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也有很多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幸、挫折和悲伤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苏轼的作品是好的,但苏轼的仕途其实很不好。他多次被排挤、贬谪。即便如此,他还是留下了传世之作,甚至他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也找到了独特的出口。不然“东坡肉”从何而来?所以,以史为鉴,回归个体,要知道有时候需要失败,失败是伟大创造的重要动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和失败原本提供了改变的机会。要知道,人赢了不一定要做决定,输了一定要做决定。
做决定往往意味着改变的开始,但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每当失败和挫折来临时,你要带着好奇心去看它,试着去理解它的目的:这是提醒吗?我应该做出更好的决定吗?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