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勤奋是有效的吗?
时间:2021-01-1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被邀请在知乎上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意义,简单的回答是不够的,所以我决定写一个单独的张文来彻底分析它。
提问者是国际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她看到自己平时上课很努力,认真记笔记,复习很好,平均分在90%以上,而她的很多同学平时都不怎么用功,只在考试前做突击。这些人虽然学习不那么认真,但是生活丰富多彩,学习、玩耍、玩耍更好。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加入了学生会,也参加了雅思考试,不久将出国。所以提问者很迷茫:她学习很努力,但是对以后出国找工作帮助不是很大;别人学习不努力,但是更容易得到好的生活。为什么在自习室那么努力,却得不到更好的成绩?
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是鞭策,有的是鸡汤,有的是说服,有的是冷嘲热讽。
如果让我回答,我只想引用雷军的一句话: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自己的战略懒惰。
在这里,每天泡在自习室可以暂定为战术勤奋;泡了四年,还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就是战略懒惰。
本科的时候,身边有很多好学生,其中有很多省市文理类的顶尖学者。但是,在这些尖子生中,最优秀的学习者从来不是整天呆在自习室里的人,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的人。他们智商高,情商高,往往明白所谓的努力不是表面的;那些似乎努力学习的人效率不高。一个学期一次,制定学习计划,强迫自己每天晚上去自习室学习半小时再关灯。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习室做笔记带来的学术收获远远小于图书馆大量阅读带来的学术收获,于是我放弃了。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制造一种努力工作的假象来换取我对灵魂的安慰。
回到之前的提问者,除了上课,她每天都去自习室泡,直到熄灯才回宿舍。第二天,她睁开眼睛,去图书馆自习。
如果你问她:你那么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她会回答的。
那么成绩好有什么用呢?
是为了顺利研究。
研究结束后会发生什么?
读研后可以有更高的学历,然后考个好成绩,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
但是,如果努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找一份好工作,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努力找一份好工作呢?
如果她把大一找好工作作为目标,很明显她的努力路径不应该是学习那么简单,还要配合参加学生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寻找实习机会,学习如何制作修改过的简历,补充她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工作技能。但提问者是在用每天泡在自习室的勤奋来掩盖她多年不思考的懒惰。
当然,很多人的学习目标并没有那么功利。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纯粹是为了更好的获取知识。但是,我怕很多有这样纯粹理想的人,经过几年的教育,突然质疑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鄙视教授的水平,鄙视同学做的研究,然后觉得自己多年的辛苦研究和学习都白费了。
这是一种高级的战略懒惰。我希望用外部环境的缺失和不足来解释为什么我努力了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目标。
无论是在体制内接受僵化保守的教育,还是在体制外接受新的独特的教育,如果你真的勤奋学习,静下心来思考,你从学习中得到的肯定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积累,更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理性逻辑分析的能力,识别真实的能力。
就算你真的进了一所很差的学校,你会用四年的时间去实现这一点吗?显然不需要。如果你已经认清了这个现实,为什么不做点什么改变自己的学习路径呢?
也许你会站出来说:但是我没有好的导师,没有好的教授,没有好的课程,没有好的同学!
那我只能说:但是没有人阻止你找好的导师、教授、课程、同学!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从美国到英国再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所有顶尖最好的大学都在争相向世界开放免费的高质量在线公开课;十多年来,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机构部分开放了大量收集前沿研究成果的数据库。如果你真的愿意,可以用很少的钱在网上学习很多专业技能,可以和有经验的人一步一步的学习做案例。线上和线下的图书馆也有浩瀚的知识海洋
二十年前,可以说我没有条件学习,但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流动非常快,知识资源共享的社会,一个真正努力的人,是永远不会被现在的条件禁锢的。
就拿学习英语这件小事来说,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英语,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
我曾经有个前台同事,以前每天下班背单词,背单词的软件会有打卡功能。我每天都能看到她在朋友圈分享:今天十个,明天十个,后天周末十个,不间断十个。有一次她问我: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英语水平?
我问她: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英语?
她回答说,因为公司经常有来自其他国家办事处的人来访,而且公司里有很多美国高管。虽然他们与前台的沟通是最基本的,但她希望在这些基本的沟通中做得更好。
我说:我有个好办法给你。如果你没有一个说英语的语言环境,不妨申请最近的一次考试。考试的压力会迫使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姐姐说:但是我觉得以我现在的水平,我是考不好成绩的。
我说你的目标不是考分数,而是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按照一些循证的轨迹去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虽然不是提高英语的唯一方法,但确实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
妹子说:可是我觉得压力好大,让我再想想。
回去想了想,提案搁置了。她还是老老实实回去背单词。今天十个字,明天后天坚持。很难。字数增加了3500,但她仍然不能更好地与外国同事交流。
类似的例子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些例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如果在开始努力之前没有设定目标,你的努力很容易陷入自怜,我的努力有什么用。
(2)如果你的努力与结果没有挂钩,那么你只能沉浸在我努力过的假象中,把痛苦的经历误认为努力的过程。
(3)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努力了,却没有真正的进步,导致你质疑自己是否应该努力,甚至导致问题质疑社会的公平,对你的人生毫无意义。
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来说,努力的假象远远大于还在校园的同学。因为成年人要用更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去应付更复杂更繁华的世界,而辛苦的假象会消磨我们长久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可怜的结果。
因此,在努力之前,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
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努力和我的目标有因果关系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真的需要学习八个小时吗?这八个小时我做到最好了吗?
生活不应该是充满痛苦和疲惫的拔河,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走走停停。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