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老子轻灵如水


    时间:2021-01-1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灵遁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式所吸引。金钱、名望、利润、权力等等都会围绕着你。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心态很干,但是却深深的沉浸其中。

    原因是人是群居动物,现在的人都是这样。我在往上爬。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生活态度。我一直说,缺乏敬畏是现代人最大的原罪。

    有时候看着自己,看着身边的人,看着网上的图片和信息,真的觉得老子和庄子活得真性情真性情。

    是时候让我们回到古代,听听这些老人的肺腑之言,听听他们平静的心境。如果我们找到这种智慧并加以普及,我们的社会就不会那么嫉妒,那么变态,那么疯狂。

    圣人从来不走远,就在我们身边,像春风,像山,像清泉。“长时间不失位,死不了。”老子《道德经》出来,说的是老子本人。他的五千字金光闪闪。生命力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强。

    诗人臧克家也写道:“有些人活着,但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不真正生活的人,观察生活很好的人,思考自己和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人。记住上面的话,是人生价值的指南。

    我们常说,就一个人的眼界而言,会有大格局。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望远镜,也没有宇宙飞船。老子的格局是怎样的?《道德经》第一句话说得很清楚:“道可以是道,但很道。出名,不是很出名。没有什么是世界的开始。是的,它是万物之母。因此,总是没有,我想看它的精彩,常常,我想看它的精彩。”

    翻译大致如下:可以说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一个可以被称为的名字,并不是一个永恒存在的名字。没有什么是天地的原名;是的,它是万物之母的名字。所以我们常常从无到有地观察道的精妙;从共同的经验中观察道的线索。

    这是老子的格局,这是老子对世界的思考。他的格局不是吃,不是睡,不是一个村,不是一个县,不是一个省。他的模式是宇宙,不是道。

    我们知道道是贯穿《道德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道德经》本身也分为两部分:陶静和德京。用我的话说,可以说是世界观,德经是方法论。

    老子明明不是理科生,却是人生修行大师。从简单的事情中,总结出真相,让我们现在目瞪口呆。“世间万物皆生,无中生有。”“道生一,命生二,命生三,命生万物。一切都是消极的,捧着太阳,愤怒被认为是和谐的。”这些句子和洪钟一样,响彻了两千多年。它会继续响。

    物理学中的真空不是空的,远距离传输就是老子说的。这就是这条路通向简的原因。老子很早就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

    “圣贤无常,以人心为心。”“天地不仁者,以万物为犬;圣人无情,以民为犬。”这是老子。他说:“天地对善良和偏爱无动于衷,视一切如祭品;贤者对善良和偏爱无动于衷,待人如祭。“所以老子是最安详的人,他轻如止水,没有反驳。像大自然一样,他有一个宇宙意识。这就是圣人。这样的人会计好点吗?会不会吃醋?会贪财?会讨厌吗?

    是的,因为他也是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但他能理解,他能控制,他能做我们做不到的事。用他的话说:无为而治,不要被震惊。在当代,我们真的要记住老子的一句话:“被侮辱了就不知所措。”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如上所述,老子绝对不是理科生。由于生产力和理论知识的局限,老子肯定没有意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以及物质世界运动的具体规律。

    所以他也提出了一些不是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没有商贤,就不为民争,不为珍奇之物贵,就不偷民。”。我不想看,让人心不乱。“显然,这是行不通的,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但这个瑕疵是不可避免的。不影响老子。他是一个真性情的圣人,淡定而不争,洒脱而不虚伪。

    他还提出“无为而治,营利性”。一想到。在当代社会,应该算是人生心态的标准。所以他也说:“善如水,水对万物皆善,不争。”“为了学习,为了日常的损失。失而复失,以致无为。”这是对以上观点最有力的支持。

    人的力量不在于学会了多少技能、语言、服饰,而在于包容和自惭形秽,让自己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做。这么持续的进步,格局会小吗?别人会不愿意和你交朋友吗?别人会不愿意和你做生意吗?弄巧成拙,急功近利,投机取巧都太有前途了?

    我们现在怎么办?不就是这么急躁吗?能赚的多就赚的多,能赚的就赚,不管身后的人,甚至后世的人。

    经济空前繁荣,空气质量和水土质量空前下降。难道不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生态度的警示吗?

    老子对后世影响很深,很多地方都有老子的雕像。他被我们崇拜是好事。尊重一个关心宇宙的人就好。但是当我们顶礼膜拜的时候,很多人追求的是财富、权力和精神康复。

    如果我真的了解地下的东西,我只会摇头离开。是的,明明好药在,你还整天嚷嚷:药呢?幸福在哪里?钱呢?唉唉!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没有生活在当代。生活在当代,可能他比我们更世俗,爱钱如命。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我们只能嘲笑这种假设。用心去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竹林七贤,是错误的。

    生活,无论你在哪个时代。头还是在肩膀上,人还是两只手两条腿。浩瀚的宇宙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五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圣人在身边,不要说老师活不长。

    我死了,不仅哀悼别人,也哀悼自己。我也是门外汉。

    老子是一个境界。"菊花篱笆下,悠然见南山."对我们来说太单调了。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有人让我回农村,小时候住上半年,我不开心,不习惯。我怕自己想留在大城市,又怕农村太安静了。

    但是在繁华的都市,我心里经常有老子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恩惠,是莫大的太阳。

    世界上有规则,你可以用,所以恭喜你。如果用不上,那就改变自己。竹林七贤中的人,一开始并没有那么放荡不羁,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报效国家,事业受阻,甚至不穿成那样,反而有生命危险。想想为什么,如果不是“独自倚在近竹,我在弹琵琶,哼着歌。”自然来,舒服来。

    所以老子是一种境界,5000多字而已,去看看,去听听。不要听别人说老子好多了。你真的感觉不到。

    2015年12月26日。

    摘自独立学者、诗人、作家、著名国学教师灵遁者的著作。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