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长就是颠覆你以前的世界观
时间:2020-12-2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去年一出《夏洛特烦恼》,就风靡全国。同时,多次被炒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如果有一天,你醒来,发现自己躺在高中的课桌上,阳光普照进教室,你突然发现,现实中的一切原来都是梦。你跟同桌说你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同桌笑着说你是傻逼……”
我和许多朋友讨论过,如果你回到高一,你将如何生活。我以为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回答,但几乎都给了我答案:好好学习,学好英语,有可能的话认真恋爱。
但是如果给弟弟妹妹一些建议,几乎大多数人只会说前半句,好好学习,因为怕谈恋爱影响学习。即使知道不谈恋爱,大部分人还是考不上重点大学。
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哥哥大学毕业了。在家里,我爸妈跟我哥说你姐暗恋,催你姐好好学习。哥哥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他说:如果他回到高中,他只想做两件事。第一,他想有一段认真的爱情,第二,他想好好学习。他说:“你喜欢就去追吧。如果你想做什么,你可以做。喜欢的话可以投稿。他是我这辈子第一个扭转我世界观的人。”
后一句话不说,就能猜到在谈恋爱是“冒大风险”的时代,父亲恨不得拿着棍子追他半条街。我被他鼓励成为第一批活出自己的人,认真谈恋爱,然后加入学生会,写文章,在学校编辑演出剧本,当主持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认真学习。
很多年后,很多人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发现湖北省很多高中生都不年轻了,没有爱情,没有堕胎,没有酒吧,甚至没有KTV。有的只是没完没了的试卷,没完没了的营养液,暗恋。他们以为青春是从大学开始的,高中不是,我很高兴有一个完整的青春。
后来才发现,谈恋爱和学习并不是反比。好的竞争机制会促进双方的学习。当然,前提是你需要控制自己。
第二次意识到自己世界观逆转是哥哥给我写信的时候,我跟他说我成绩还不错,就是太粗心大意了。他给我的回复是:粗心不是借口,马虎不是理由,马虎是知识的缺陷,是思维的混乱,不是借口。
很多道理在刚开始听的时候总是很难接受,但是我们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比如我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给部门的人结算工资。每一笔钱,每一个数字都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如果算错了一个数字,我的表现会被扣100元,但我在这方面从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这也是为什么那一刻我相信,粗心真的只是缺乏责任感,真的不是借口。
第三次对话是一个表妹结婚了。我们坐在木架子上聊天。我问他你想找什么样的女朋友。他说:第一,为了健康,我不想常年给医院送钱;第二,如果非要独立工作,经济独立也可以独立。我在找老婆而不是女儿;第三,如果我有钱就更好,这样我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我说,你说这不是小白脸?
他说当小白脸也是一种技能。
第一次听这么破的观点,不能直视。我第一次知道,很多男人都有王子的梦想。我们以我脸上不屑的表情结束了这次谈话,但这次谈话给了我一记耳光。
在我年轻的世界观里,我一直以为找到一个有感情的喜欢对方的人就是爱情。把事实摆在桌面上并不好。这就像一个裸体舞者在嘈杂的广场上跳舞。即使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人们这是艺术,但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是艺术家,他们都知道如何欣赏美。
也许是因为他的世界观和我从来不在一个频道,他一直都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所以我们的关系不是很亲密。甚至在我生活的很多年里,我总觉得自己绝对不是他亲妹妹。对我来说,我从来没有享受过有一个大家都认为的哥哥的幸福。每次有人告诉我有个哥哥有多幸福,我都无奈的看一眼,说是别人的哥哥。
然而,这一切开始慢慢改变。随着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随着我开始自己创业,随着我的朋友越来越好,随着我开始重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我开始学习,看书,听《罗辑思维》,看《晓松奇谈》,自己报瑜伽班,每天运动,每天接受新知识,每天不再喝心灵鸡汤,坚持每一件小事,一切开始不一样。
我开始步入另一种更广阔的思维模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用感性思维去判断对错。突然一切都豁然开朗,站得更高,你的格局变得更大。
慢慢的,我开始相信,人与生俱来的不平等,是因为起点不同,圈子不同,平台不同,你可能会奋斗一生来逃离你的阶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剧本。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上大学的时候只会开电脑关电脑,北京的同学都过了计算机二级。当我害怕说普通话的时候,我的同学已经在为外国人做英语翻译了。
所以,看到《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一起喝咖啡》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更无奈了。但是,当你从心底接受了这些事实之后,你就会公正、平衡的看待这些问题。确实有差距,但我可以缩短这个差距。很多人天生就有不为人知的幸福,但你可以通过努力发现,这样的幸福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所以,你不能决定你出生的起点,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感知到你人生宽度的变化和人生经历,所以这就是我奋斗的意义。我只想知道一个比我更好的圈子是什么样的,我努力变好之后会变成什么样,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
我已经讨论过罗振宇和高的区别。很多人说两者的区别在于,罗振宇是理性思维,更符合逻辑,而高是感性思维,增加了很多随意性。都属于精英。罗振宇通过向别人学习来认识世界,而高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感知自己的世界。
因为出发点根本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不能讨论谁更好更成功。但我想说的是,精神上的认知差距比物质上的差距更可怕,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差距会努力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也开始相信,和其他制度相比,高考是一个公平的制度。
我也开始相信富人的贡献远大于穷人,单靠捐款是不可能脱贫的。
我也开始相信,真的有利于婚姻的幸福。
我也开始相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也开始相信理性思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因为感性思维很容易陷入自我思想的误区,有时候甚至会用道德去绑架别人,而理性思维则让你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另一面。
所以,当你开始颠覆自己的世界观,当你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那你就是在成长。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继续颠覆以前的观点,甚至回到起点,但这一刻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佛教说人生的三重境界是以山见山,以水见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今天早上听《得到》说很多人喜欢听心灵鸡汤,因为鸡汤的根本是来自母亲世界的安慰,其实没什么用,但是理性的父亲思维更能代表真实性。理性的判断,实际的行动,让脚步更贴近地面。
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不平衡。之所以总觉得空虚,孤独,难过,总期待踏入天空,却天天用手机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是因为没有实际行动。
罗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他说:
不要做未来的白日梦,不要沉溺于过去的遗憾,坐在当下,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个有效的自我投资,执着于自己。当达到质变,当世界观被颠覆,一些基本观点不断被确认,你就长大了。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