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的年轻人其实很无趣
时间:2020-12-2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人们总是容易产生新一代引领当前潮流发展的错觉,这应该是最新的潮流,也是最有趣的。给特定的族群贴上标签,赋予特定的“群体性格”,是一种典型的懒认知逻辑。其实大部分人都没那么有趣,不管Ta是70后,80后,90后。
人们很容易因为懒惰而陷入同样无聊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起床,赶去单位,然后忙一天;下班后,我回家做饭,洗碗,看宋仲基.一天过去了,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环顾四周,是一脸漠漠还是懵圈。被同样的生活方式框住,怎么可能有意思?
我们被模板化的价值观洗脑,包括成功和鸡汤。我们懒得去想个体的独特性,去想如何实现自己想要的价值,而不是别人强加的价值。我们相信一切都有捷径,通向所有人都认可的人生。个人为了获得认同,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换取一种让人有安全感的归属感。
人们拒绝冒险,但不喜欢生活的无聊。虽然“异教徒”不会被烧死,但他们通常是以“你有病”的眼光受洗的。你做的是别人做的,你学的是别人学的,你读的是别人读的。没有人愿意走出心理舒适区,生活在其中,贪图舒适让我们更加平庸。
清云梳妆台的官方名称发表了一篇文章说:90%以上的人都是完全无趣的,大部分都是在跟着一些东西,很少有人真正改变一些东西。这让80后、90后、00后都变得一样。
等80后老了,90后崛起了,市场会尝试研究90后,看看他们和上一代相比有什么不同和优势,喜欢什么等等。希望能抓住这个群体。事实上,如果你不加选择地扣标签,你会发现即使有微小的差异,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变化。有些热词是90后发明的,但这并不代表什么。也有80后的热词。80后到80后都不习惯,80后用来形容90后。
改变不了,而且是年轻人变得无趣的特点。
尽管有各种自我安慰的借口,但没有人想成为或承认他很无聊。下面,我们试着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台湾作家余光中曾在《朋友四型》中把人民的朋友分为四类:第一类,高级而有趣;第二种,高级而枯燥;第三种是低级趣味;第四种,低级无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知识水平,是否有趣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划分的方式,可见其重要性。所以,要想“有趣”,就要从下面的“是”开始:
有“知识”
在四种类型的朋友中,排名第一的是一个高层次、有趣的人,让人“敬而不惧,亲而不亲”。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人,读书和构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的知识决定了你和别人聊天的深度和广度。学习不是凝固步伐的牢笼,而是促进交流的工具。
但是,“知道”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高级但无趣”的朋友类型。所以记住一点,小心眼的人永远不可能“有趣”。例子如下:
一群高级知识分子讨论如果一滴水从高空掉下来会不会被水滴砸死,他们用了各种公式。最后一个文科生站起来问:“你没淋过雨吗?”然后这个人就被从群聊中删除了。真正的“知识”不仅是一个人扎实的知识储备,更是认识各种异己的能力,否则你只是个书呆子。
有“感觉”
我们说的“感觉”,是指人类的幽默感:有趣的人首先要觉得这个世界有趣。
亚里士多德曾在《动物学》写道:“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在现代人白轮陀《笑与死》的十四行诗中,大致讲述了自然界的各种鸟兽对个体情感的呼唤是不同的,有喜有悲……只有笑是人类独有的。
所以,幽默感是人类独有的表演艺术。有的人就是单纯的觉得幽默好笑,通过讽刺和调侃让别人发笑。其实他们之间的距离真的很远。钱钟书曾引用普格森的《笑论》:“一切可笑,始于柔性食物变得僵硬,生动行为变得机械。”所以,一味的做“幽默”,只会让你变成一个跳梁小丑。
幽默是一种感觉,一种气质,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当我们有能力“幽默”这个世界时,我们才能从生活中获得一些乐趣。也就是对这个世界有趣的本质有一定的认同感。
“老顽童”画家黄永玉经常说:“我们需要有幽默感。”有一次,黄永玉想卖掉家里的破椅子,就联系了拍卖行。没想到拍卖师把椅子吹上天了。黄永玉说:“我看到拍卖人把我的椅子吹得那么好,我终于自己买下了它。”
有“脾”
我们很多人进入职场后都培养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你的脸在人群中渐渐模糊。
当然,我们不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标榜自己特立独行,而是敢于做人群中的“自己”。不要刻意迎合别人的口味,不要刻意标榜自己的好恶,不要成为淹没在人群中的一点透明。你可以试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表面的平静而自杀。
如果你生来与众不同,为什么一定要和乌合之众混在一起?
人毕竟还是需要一些气质的。
有“瘾”
著名人士袁宏道曾说:“凡以无味之语,恶心之脸看世界者,无不成瘾性。”明朝遗民张岱向前发展了一个层次:“人不上瘾就不能交流,因为没有深厚的感情。”看到了吧,无味的语言被认为是“恶心”,而这些人大多被古人归为“碰不得”的,因为他们对世间的事物没有“深厚的感情”。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古人的话。但是,用现代的“人的话”来说,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特别热情,就很容易认为这个人还是有一些真性情的。
一个朋友和一个老演员在国外拍戏时一起工作。经过详细的谈话,他发现这个演员不是正规班的。他出于爱情退休后,决定加入电影业。每天外国老先生先到片场,坐一旁研究剧本,拿出剧本细节和导演商量。令人震惊的是,他口袋里有很多自带道具。他扮演一个老军官的角色。从口袋里的香烟到军官擦过的丝绸——,都是老人自己淘的“古董”。这位老演员的敬业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专业演员。也许好的兴趣需要这样一种“特质”精神来培养。
有“欲望”
这个“欲望”,我们说的是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
来自英国皇后区的吉他手BrianMay是舞台上的终极摇滚吉他手,但他也是生活中的天体物理学博士。他在摇滚乐方面的造诣并没有阻止他追求阶梯物理。他仍然记得他小卧室里的星星。他曾经说过,“我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直到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音乐再次抓住了我。”经过30多年的音乐生涯,59岁的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天文梦。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十二宫尘埃云的径向速度》的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那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