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己才开始的
时间:2020-12-1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没有人,没有上帝,有资格听我告白。人只能写回忆录。谁有资格写自白?写什么告白?人有一种心理,比如自责,内疚等。这一点可以在他们心中深思。你闹一闹就俗了,别人听到——就居心不良了。如果人们想赢得同情和掌声,那就是犯罪的延续。
文学是不允许用来表白的。忏悔是无形无声的,从此改变就是忏悔;否则,至少是装腔作势。坦白,不坦白。作为一个作家,如果把艺术归为为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如果被读者和评论家误解和宣传,作者会受委屈。如果是作者自己做的广告,一定不是一流的。
穆欣:现实生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尔德是好的,但一旦标榜唯美,就暴露了。你的“魏”最美吗?有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现实。他很生气,但受过教育,说:“从最高意义上说,是的。”总结的人肯定都是二流三流。不怀,更不参加任何主义。伟大的艺术家一定不是什么主义——莎士比亚什么主义?
想讲个笑话,不要说“我来讲个笑话。”
生活和艺术要挤在一起,分开。能掐能分,生活和艺术就成熟了。如果不能适当捏一下,就离不开——。每个人的过去无非就是生活,艺术关系没有安排好,造成你的困境。怎么办?挤压,分离,学习,学习,成熟。人生大事,交朋友,认老师,和人发生关系,生孩子,出国,都要求艺术,求辉煌。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文学巨人。巴尔扎克是任何教义都解释不了的。
面对他,思想深度和风格都是不可能的。说这些,太小家子气了。哈代,你应该读纯,狄更斯,读与友谊,托尔斯泰,你可以读批判。但是我读了巴尔扎克,彻底放弃了自己。北方有句话叫豁出去了。听他的,我没意见。他的小说突然开始了19世纪法国的生活。艺术家不反映现实。现实不是“现实”,只有在艺术中才能成为现实。现实是不可知的,但只有艺术中的现实才是可知的。据说他的手稿是世界上最潦草的。
他写的时候穿着浴袍,蓬头垢面。他在房间里大声说话,和小说里的人物说话吵架。19世纪墨干的比较慢,用的是吸墨纸,20世纪初才流行,所以巴尔扎克就用粉吸墨,像爽身粉、辣椒面。写了一夜,他在稿纸上撒粉,大喊:“好大的仗!”他整体上是深刻的。社会结构,时尚风格,人的多样性,什么都懂。说到伟大,巴尔扎克是第一个法国小说家。他的一生被文学占据,被作品吸干。人类再也不会有巴尔扎克了。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他了。
艺术充满了艺术家的性格,比实物复制更离奇。威特、哈姆雷特、贾宝玉、廉颇都流过作者的血。我爱朱利安,事实上,我在找司汤达——。上帝创造了亚当,这个亚当很大,有很多问题;艺术家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创造人。
福楼拜读了莫泊桑的作品,说:“我不知道你是否有才华。这些东西显示了一些智慧,但是年轻人,记住布冯的话。天才是坚持不懈的意思。好好写。"福楼拜首先要求莫泊桑敏锐地观察事物. "这是杰出人才的特权,一目了然。".福楼拜的“说一句话”当然很有名:“你想表达的话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者一个形容词,所以你要去寻找,一定要找到,千万不要有所作为,不要耍花招,逃避困难只会更难,你一定要找到这个词。"
这是福楼拜告诉莫泊桑的,因此,全世界的作家都铭记在心。我也谨记在心。
以我的经验,“唯一合适的词”有两个思路:第一,一定要准确。第二,要最精彩的,准确但不精彩,不拍,精彩但不准确,不拍。浪漫主义者倾向于关注美而忽视准确,现实主义者倾向于关注准确而忽视美,所以我既不浪漫也不现实。
经验:越努力找唯一的词,越熟练。环顾四周,——来了,连字都会自动跳出来,手忙脚乱,一个个更准,一个个更精彩。写作的快乐,也许就在于安静的狂欢和接连的收获。
如何达到这个层次和状态?
没有捷径,只有长期训练,多写多改。很多人上来就写不好,却不觉得自己有天才。太聪明了,太卑微了,太懂事了。天才是什么?你得每天写至少十年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文学天才。
所有获得世界声誉的苏联作品都是关于“人性”的,尤其是帕斯捷尔纳克。所谓继承自己的传统,吸收外国经验,都是空话。什么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或者什么比“人性”更糟糕,只会钻到人性古怪的角落。回顾19世纪的法国小说家,他们不是“自然主义”,而是“批判现实主义”,遵循西方人文学科的一般传统,写“人”和“人性”。追根溯源,是希腊神庙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动物不需要了解自己。动物对镜子没有兴趣。孔雀,马,老虎,对镜子视而不见。
人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第一,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二,自己去看宇宙;第三,我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想找个伴,找不到。唯一可靠的是我自己。
艺术的作用远远大于镜子。艺术反映灵魂,无数灵魂。
在小说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可以区分的。诗和诗人是混淆的。要把一个诗人归于某个流派,其实很难。这也是诗歌的优势,诗人利用了这一点。上次我说画孩子最难。孩子不刻板,难写。诗人是孩子,不能归为派别
吉德在《地粮》中说:“有一个很好的公式:取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性,成为人群中不可替代的一员。”“人群中不可替代的一员”,这是基本的。就是这个风格。
查尔斯波德莱尔不属于任何派别或学说。这是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波德莱尔一直被称为“魔鬼的诗人”。诗人纯洁善良,怎么可能是恶魔?我觉得——有各个方面。在过去,艺术中只有一种风景,而波德莱尔展示了另一种。
有神圣的一面,也有恶魔的一面。波德莱尔对魔法特别敏感。神性是正面诗的素材,已经用多了。魔术,在别人看不清楚的时候,波德莱尔先看到了,预料到了,使用了,成功了。但回头想想,波德莱尔还是个天使。他是站在现代诗门口的青铜天使。其实他的手法还是老套。
在现代诗歌中,波德莱尔开了一扇门,兰博开了一扇门。之后,怪物们涌出了门。但是波德莱尔和兰博可以不负责任。
所以,现实生活从认识自己开始。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