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总是不高兴?
时间:2020-12-1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总是不开心,学生抱怨作业太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女人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娱乐太多,老人抱怨孩子不回家…
是什么让中国人看起来很悲伤?
1.缺乏信仰
为什么我们身边的黑人和墨西哥人靠接受救济,甚至上街要钱过日子,却整天乐此不疲?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在做好事情的时候还是不开心?说到底,中国的意识形态有问题。
现在的中国人已经抛弃了信仰,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从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控制幸福的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不幸福。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不是因为事物本身,而是因为我们的观念和态度。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让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让天堂变成地狱。”
没有信仰,很容易在一些外在的东西上建立价值观,甚至互相攀比,仰望别人的成功,感到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哀叹自己的不幸;对比别人的成功,愤怒自己的挫折;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痛苦。
2.爱比较
中国人好像一辈子都在比较自己。
孩子从小就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比较,比较成绩,能力,奖项,是否考上名校。毕业去工作的时候比较一下,看工作做的够不够好,工资待遇优秀不优秀,福利待遇多不多.
长期接触父母的要求和攀比,久而久之习惯性养成攀比的习惯:我比别人强吗?我吃的穿的比别人好.
与人攀比是一种习惯,自然不快乐。别人有自己没有的,就要努力去拥有。有了就开心就好,但是有了之后又害怕发现别人达到了新的境界,从而增加了自己的烦恼。更别说一些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
当人不是追求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的时候,幸福就会离我们很远。
3.我没有被美好的事物感动
“东风无所成,万花组成”。我们不一定能创造美,但我们欣赏大自然创造的美和别人创造的美吗?
我们似乎总是很匆忙。我们常常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灵魂之美、生命之美、创造之美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能为了欣赏路边美丽的花朵而匆匆停下来,因为树叶在风中摇曳飘落,我们的心是柔软的,我们很高兴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然后,会有很多开心的时刻。
4.不知道如何施舍
宋朝时,张商英说,“乐莫愿为善”,懂得给予而不是索取的人会幸福。
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属财产。给灾区捐几亿是慈善,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慈善。
“大嘴美女”陈瑶第三年担任联合国难民署驻华发言人。在过去的三年里,她去过菲律宾、泰国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
她说:每当我背着背包,周游世界帮助有需要的人时,我就觉得正能量又回到了我身上,我觉得当我接受这份工作时,我的梦想就实现了。
姚明说:“做慈善,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升华自己。最后得到帮助的还是我自己,让我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有用。”
5.单调性和规律性
中国人在生活中缺乏热情和娱乐,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的。学生生活是3.1线,为了初中,初中,高考而活。他们的生活似乎很单调,只有学习和书籍。
职场人的生活就是上班吃饭睡觉,宝贵的周末时间不够休息,很少出去郊游或者娱乐。
可能年纪大了,有的是时间玩,但是身体不争气,受不了旅行和吃喝。
为什么富士康在短时间内有很多“跳楼”?因为人不是灰蚂蚁,过于单调和规律的生活会让人失去幸福感。
6.焦虑无处不在
中国人总是焦虑。
对社会不公的焦虑,对金钱和权力的焦虑,对物价飞涨的焦虑,对食品不安全的焦虑,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对环境污染的焦虑.似乎总是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然而,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总是担心,怎么才能开心?
7.压力太大了
中国文化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总是或多或少的交给中国人,形成他们的压力。
中国人面临着很多压力,比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抚养孩子压力、人际压力等等。
在这些压力下,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来缓解这些压力。久而久之,这些压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不快乐,甚至伤害了他们的健康。
8.我不敢坚持做自己
妈妈的期待,爸爸的期待,姐姐的期待.
中国人是很多人期待的,所以不能做自己。如果一个人想成为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父亲,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伙伴,他就不可能成为他想要的那个人。如果他总是和自己打架,很难真正快乐。
9.灵魂的封闭
早在1979年,一位美国学者写过一本书:《美国人心灵的封闭》,里面说美国人的心是封闭的。为什么?
因为美国年轻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只热衷于繁华的物质世界,厌倦了琐碎的日常生活。
现在的每一个中国人也是闭关锁国吗?要知道,即使在最贫穷最危险的情况下,只要能敞开心扉,总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