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个人电话造假,何谈联系服务群众


    时间:2020-05-09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8月21日,河南省唐河县赞岗乡村民张报告说,赞岗乡政府“三灯三评”展板上张贴的干部电话号码有误。接通了乡党委书记的电话后,他被告知他“不是他自己”,没有人接电话给乡长。后来,记者通过宣传电话给乡党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打了电话,对方说“号码接错了”。(2017年8月22日10:40来源:中国青年网)

    在这些干部的心目中,披露服务于群众的个人虚假信息意味着走过场,为政治资本赚钱,并在工作业绩上留下鲜明的标记。但事实上,他们不仅欺骗了党和国家,也辜负了人民对他们的厚望,严重伤害了党和群众、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管表演有多逼真,他们都逃脱不了长臂司法。他们最终会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

    基层部门直接面对群众。无论是出于群众的需要,还是实行群众路线教育,这也是保持个人联系信息私密、打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之门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既然我们选择了公开,我们就应该“诚实”,公开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如果我们不能接通电话,“打错电话”,甚至随意把别人的电话号码印在主要领导的名下,我们就会经常使人出错。这不仅是对他人的骚扰,也是对群众的极大不尊重。这也是执行中央政府政策的一种欺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而是一种为了获取政治资本的蓄意欺骗。

    不可否认的是,与普通公众相比,基层领导干部的个人联系信息公开后会受到相对较多的电话骚扰,不可避免地会给领导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麻烦。然而,如果他们因为窒息而拒绝进食,他们会公开他们的非真实联系信息,甚至故意选择一些“垃圾号码”来弥补这个号码。这显然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

    为群众服务,应该用自己的心、感情和力量,而不是走过场。“动真情”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内在动力。党员干部的最高目标不是为人民服务吗?为群众服务,必须下大力气,而不是敷衍了事。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潜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满足群众的迫切需要。为了服务大众,我们应该用心思考,用心计划,想办法“动动脑筋”。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将有无穷的动力。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