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出路是治愈“村干部荒”的良方
时间:2020-05-0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权力不大,责任很多;工资不高,压力也不小”十六个字做村干部的工作条件。目前,随着老一代村干部陆续退休,大学生村官流动过快,村干部不到位,一些在职同志不愿承担责任,行动迟缓,不利于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1 0月31日《中国新闻网》)
村干部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最终执行者和执行者。他们也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短缺”的问题,在这些地方,村社干部没有接任。基层村干部的失误将直接影响上级政策的实施和基层发展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基层干部短缺问题。
在当前农村工作环境下,村干部每天都很忙,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粮食直补、矛盾调解到政策宣传等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只有几个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一些村干部几乎每天都围绕着中轴线旋转。此外,电子办公已经成为常态。除了处理极其复杂的矛盾和纠纷,村干部还必须熟悉电子信息技能。因此,一些村级组织出现了适应现代办公的人员少、事务多、干部少的现状。
笔者认为,要解决基层干部的断层问题,除了解决报酬低、保障差的问题外,还必须拓宽干部出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区干部不稳定、接班人缺乏的问题。要树立村级组织和生产一线是培养和造就年轻后备干部的基本阵地的意识,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给他们政治希望,逐步开放村委两个委员会的公务员渠道,使他们真正扎根基层,激发干部的创业活力,真正成为群众解决问题的中坚力量。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