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用生命照亮人类的历史
时间:2020-04-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中国女作家在加利福尼亚用手枪结束了她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全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和电视台播放这一新闻,并向这位年轻的中国妇女致敬,这在近年来是非常罕见的。近年来,没有一个中国人的死亡在美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
她是张纯如的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翻译成《南京大屠杀》)的作者,也是继《喜福会》的作者谭恩美之后第二位进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中国作家。与篮球天才姚明和钢琴家郎朗一起,她被美国中国媒体誉为“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年轻中国人”。张纯如的突然死亡不仅在北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震惊了千里之外的人们。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种媒体都在显眼的地方刊登了她的照片和生活。就在这位女作家自杀的消息发布后几个小时,几千条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站上,他们都心存敬畏和感叹。为什么人们对这位女作家如此遗憾和哀悼?在大量悼念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承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但给我们整个国家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有了这个记忆,提醒更多的美国人、加拿大人和西方社会,让他们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古老而多灾多难的亚洲土地上,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遭受了怎样的人类灾难,以及怎样难以形容的根深蒂固的痛苦。因为这种痛苦,无数的海外华人,即使分散在世界各地,仍然能感觉到他们血管之间的联系。张纯如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这里提到的记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进行的可怕屠杀。张纯如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她为南京30万起谋杀案大声疾呼。1997年出版的《南京暴行》畅销书在一个月内进入美国最有价值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的书籍。在著名的畅销书专栏《洛杉矶时报》和《今日美国》中,《南京暴行》也在名单上。美国《新闻周刊》评论了这本书:它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行为进行了大胆的回顾,改变了没有一个英语国家有南京大屠杀详细记录的局面。1998年,美籍华人妇女协会授予张纯如“年度杰出妇女奖”。春路因此成为美国主流社会公认的公众人物。她是美国《读者文摘》的封面人物,并获得了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证书。她还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撰写了大量评论和文章。
一个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新泽西普林斯顿的一个中国移民家庭。春茹的妈妈都是中国人。她的祖父张铁军原籍南京。他是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台湾的著名记者和政治评论家。他的父亲张绍进毕业于物理系,母亲张莹莹于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20世纪60年代,张绍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张纯如也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后来,春茹的父母都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张绍进申请到伊利诺伊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他于1988年出版的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界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张莹莹一直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并担任一所中国学校的校长三年。
“纯洁如”这个名字来自《论语》:“当一个人快乐时,他知道它也是快乐的:它写在开始,就像它写在开始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是纯洁的,一个人可以是喜欢的,一个人可以是喜欢的,一个人可以是喜欢的。”春茹,意为和谐与美丽,既有父母对祖国的向往,也有父母对女儿的期望。在伊利诺伊州香槟市长大后,张纯如来到伊利诺伊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该校的电气系是美国最著名的。20岁时,她放弃了计算机学位,毅然转而从事新闻工作。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首先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然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从那时起,她开始专业写作。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受到好评,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项目奖”,并由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赞助。
1988年,在张纯如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兄弟会里,长着明亮的眼睛和牙齿,身材高大的道格拉斯第一眼就爱上了一个白人男孩,并从此爱上了他。一年后,两人在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订婚了。1991年8月17日,23岁的张纯如与时任硅谷工程师的道格拉斯结婚,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就在两年前,她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在这个不同种族的家庭里,纯洁的生活是幸福的。她曾经说过,她的丈夫是“最好的朋友、经济规划者和精神顾问”。俊儒也对他的“早婚”行为感到满意:“我认为早婚对我的事业非常有帮助,所以我把花在约会上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道格拉斯回忆说,他们俩都是有进取心的人。“我们相处得很好。她喜欢运动、美容、电影和按摩。我们经常聊天,但她比我健谈得多。她总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她口才很好,能紧紧抓住观众。”
二
安静,张纯如从小就喜欢自由地写作和表达自己。在她看来,写作是社会良知的传播。真正的作家不玩弄文字,而是通过文字传达社会需要的思想和情感。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像和父母聊天一样纯洁,父母经常提到1937年在大洋彼岸的南京发生的事情,她的祖父是如何从人间地狱逃出来的,汹涌的长江河水是如何被鲜血染红的。1994年12月,当张纯如第一次看到加州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他感到非常愤怒。南京的确发生了一场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否认它,并且在所有非小说类的英文书籍中,没有提到不应该被遗忘的这段历史呢?尽管对这一现象感到震惊,但几乎所有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但没有人知道日本在中国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当然是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悲剧,但“除非有人强迫世界记住它,否则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中一个无害的小错误,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造成任何问题。”想到这里,她感到心悸。
对于像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写一本历史书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不得不争分夺秒地赚钱和成家。然而,这位25岁的女孩有一个想法:“我不在乎这本书能否赚钱,对我来说,我只想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知道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事情。”在《南京暴行》版之后,她也对美国读者的热情反应感到惊讶。她说,“虽然这本书很重要,但我认为它只会得到图书馆的青睐。”然而,Junru也相信真相终将大白。真相不会被摧毁。真相是有边界的。每个人都应该一起努力,确保真相被保存和记住。
春茹一直认为写作是一项单调乏味、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写的过程。不管是写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故事,90%的精力都需要花在数据收集和研究上。春茹收集了来自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数据,以及一些未发表的日记、笔记、信件和政府报告。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的记录,并通过信件联系了日本二战老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春茹有过多次接触。他一直钦佩张纯如追求真理的毅力、知识和勇气。在他对《南京暴行》的评价中,他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只知道屠杀犹太人,而不知道日本侵略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了中国人。国际舆论只谴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暴行,很少批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暴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的几十年里,西方主流社会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宣传太少,发言权也太少。而在这个时候有这样一个柔弱的女人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帮助张纯如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他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逗留了大约25天。“当时她只有27岁。由于气候不适宜,她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没有耽搁。当时,南京的天气非常炎热,不管她的身体如何,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寻找日本暴行发生的地点,浏览国内数据,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当时,从事纯翻译工作的杨夏明副教授回忆道:“她通常是中国人,看不懂中文材料,所以我不得不逐字翻译。她很严肃,也更严谨。她经常用美国材料和中国材料核对事实。她不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把一切都录了下来。她是一个通常会打破常规,问出真相的人。有时候她真的会感到偏执。”在南京调查期间,春茹由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前副馆长段跃平陪同。段老回忆道:“当时她很瘦,显然不能适应南京的夏天,但她仍然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和阅读资料。因为她不会读也不会写中文,所以她也尊重我对写书的看法,这让我很感动。很快,我们从工作关系变成了好朋友。她回家后,我们也经常互相写信。我记得当时,她告诉我,她最大的崇拜者是韦特林女士,她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了许多妇女免受日军的蹂躏。出人意料的是,九年后,她选择了和沃特琳一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是中国人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和拉贝详述南京大屠杀的日记。如今,《拉贝日记》已被翻译成中文、英文和日文,并保存在德国、日本、美国和中等国家的档案中,成为一个历史见证。当时,春茹在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了一些关于拉贝的文件。她还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拉贝的孙女莱因哈特还活着,并与莱因哈特取得了联系。直到那时,她才知道拉贝有一份写给希特勒的关于日本暴行的报告和一本关于日本暴行的日记。在《南京暴行》,人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南京纳粹党主席拉贝,也无法忍受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对妇女的屠杀和强奸。他带领20多名外国人建立了南京安全区,并挥舞着纳粹旗帜?作为护身符,万子臂章拯救了25万南京市民。回到德国后,拉贝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德国能迫使日本改变对华政策,但被盖世太保逮捕和审问,并命令他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纳粹身份被盟军审讯,失去了工作,陷入了困境。尽管南京人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他筹集了资金并送去了大量食物,但拉贝很快于1950年去世。淳若曾经说过:“当我打电话给我父亲,告诉他拉贝的故事,并给他读拉贝的日记时,我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称拉贝为英雄。”
春茹不仅发现了《拉贝日记》,而且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史料:《沃特林日记》。20世纪30年代,明妮魏特琳女士曾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和教育系主任。她留下了一本日记,在日记中她详细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下的罪行以及随后几年日本在南京的殖民统治。由于大量南京妇女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保护,魏特琳女士一直为南京人民所铭记,是一个纯洁而又令人崇拜的人。然而,这些日记已经在耶鲁大学的特殊储藏室里沉睡了很多年。春若离开了,但她所发现的与《拉贝日记》、《沃特林日记》和《南京暴行》一起成为向世界展示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所犯暴行的确凿证据。
三
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背景非常复杂。虽然这本极其严肃的书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但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毫无根据的怀疑和粗暴的指责。尤其是对于许多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来说,张茹的书无疑是一种“公然挑衅”。在这种情况下,01030110也使张纯如成为积极参与维护抗日战争历史事实的社会活动家,成为攻击日本掩盖其可耻历史的斗士。她经常应一些美国组织的邀请发表演讲,敦促日本政府反思其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998年,日本驻美国大使齐藤邦彦发表公开声明,诽谤《南京暴行》为“一个非常错误的描述”。这一声明立即遭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美国出版商和美国各海外华人团体的抗议,并敦促日本政府更换大使。针对日本大使的声明,张纯如在一次采访中指出:“我不知道这一声明是代表大使的个人意见还是日本政府的观点。齐藤邦彦的声明引起了我的出版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和各种中国团体的抗议。一些人甚至敦促日本政府解除齐藤邦彦的职务。我还邀请日本大使通过媒体在国家电视台公开讨论我的书,但迄今为止,我没有收到对方的任何回应。”后来,在“吉姆里尔新闻节目”中接受日本大使的电视采访时,日本大使甚至含糊地声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本军队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是日本使用的模糊词语让中国人感到愤怒。她还在《南京暴行》中重申了两个基本观点:第一,日本政府从未对南京大屠杀做出严肃道歉;其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政府总是在教科书中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简而言之,日本只有认罪,才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然而,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迄今为止还没有日本出版社敢出版《南京暴行》的日文版。
2001年7月31日,张纯如和洛杉机的民权律师费希尔在《南京暴》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批评日本政府拒绝向成千上万遭受日本士兵伤害的慰安妇道歉和赔偿。他们还强烈批评美国政府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张纯如和费希尔指出:“人们会认为,一个对冲绳妇女被强奸感到愤怒的国家,会非常关注二战中本国士兵大规模强奸妇女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拒绝了韩国、中国和其他国家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的请求。这些教科书掩盖了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和暴行,包括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对慰安妇的大规模强奸。”文章指出,日本强迫来自中国、韩国和菲律宾的20多万名妇女和女孩充当慰安妇。慰安妇每天最多向40多名日本士兵提供性服务。试图逃跑的慰安妇被残忍杀害。许多慰安妇自杀了。幸存的慰安妇一生都生活在心理和身体创伤中。张纯如和费希尔指出,从二战结束到1994年,日本政府一直拒绝承认慰安妇的存在。然而,根据历史学家发现的历史文献,自1932年以来就有一项慰安妇政策。历史文件还显示,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有2万至7万名中国妇女被日本军队强奸。此后,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对慰安妇的历史事实,但拒绝对慰安妇做出任何赔偿。
四
春茹去世前,她正在写第四本书。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二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与日军作战的美国坦克营的官兵。他们后来被日本军队拘留和残酷虐待。在去菲律宾调查的途中,她遭受了精神和身体的崩溃,如抑郁症。她不得不住院一段时间。从那以后,她一直患有抑郁症。许多学者认为,从《洛杉矶时报》年到她新写的二战中美国被俘士兵被日军虐待的历史,是一部人性可憎、残酷血腥的历史。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事业有关。在《南京行》的写作过程中,春茹经常“因愤怒、失眠、做噩梦、减肥、脱发而颤抖”。有些人还说人类的绝望是纯粹自杀的主要原因。张纯如曾经说过,写作让她对人性有了新的理解,也就是说,人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既有可能做最伟大的工作,也有可能犯下最邪恶的罪行——人性中扭曲的东西可以在一瞬间把最无法形容的罪行变成普通的小事。读完她的书,许多读者会对人类的兽性和丑陋感到愤怒和绝望。作为作者,如果她长期忍受这种愤怒和绝望,她的抑郁可能已经扎根。
春路死后,她的出版代理人苏珊拉宾说:“我经常和她说话。最近她告诉我,她不能继续完成这个写作计划。显然,她感到非常难过。”纯洁的丈夫道格拉斯也认为她的工作伤害了她。多年来,她调查了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犯下的暴行。从《南京暴行》到她最近准备写的新书,她接触到了所有极其残酷和血腥的历史事实。一个接一个的悲剧故事一再让她陷入痛苦的深渊。加上艰难的采访和写作,她终于崩溃了。道格拉斯还说,她是一个工作狂,非常投入她的工作。"她总是竭尽全力,工作到筋疲力尽。"张纯如有一个不寻常的习惯。她每天下午5点起床,晚上丈夫睡觉后她开始写作。直到她丈夫早上8点去上班,她才睡觉。通过这种方式,她可以确保她的书面输入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影响。2004年8月,张纯如飞往肯塔基州接受采访,但他在抵达时病倒了,并在住院三天后飞回旧金山。由于对自己糟糕的工作感到沮丧,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但她无法放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又回去整理写作材料。从那以后,张纯如的精神状态经历了起起落落,在9月份出现了自我改善的迹象。10月,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恶化,她无法照顾她的小儿子。这对夫妇把她的儿子送到伊利诺伊州祖父母家照顾他。然而,悲剧终于发生了。春路死前留了张纸条,要求家人记住她生病前的样子。她说,“我过着严肃的生活,真诚地致力于我的目标、写作和家庭。”她的尸体被埋葬在加州洛斯加托斯圣安东尼奥牧场的天堂门墓地。墓碑上写着:“亲爱的妻子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本文摘自2005年第21期《南京暴行》。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