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与利之外
时间:2020-04-2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除了正义和利益,还有值得活下去的生活。这种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的岁月。
君子意味着正义,小人意味着利益。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这个词。然而,如果我既不是一个绅士也不是一个恶棍呢?
曾经有一个时代,所有的人都是正义的。在那个时候,可能有一个真正的绅士会破坏别人的利益,但更常见的是一个通过正义追求利益的伪君子和一个假装真实的迂腐的绅士。时代结束了。曾几何时,世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正义的声誉直线下降,真正的绅士消失了,伪君子的真相被揭露了,迂腐的绅士突然开始明白了。他们都蜂拥而至去追逐利润。据说这一概念已经更新,义利之争得到了新的解释。事实证明,利润不是一个小人物的专利,而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今天流行的口号。企业家刺激生产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世界视其为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企业,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变成了市场。
我曾经嘲笑廉价的人类善良,但现在甚至人类善良也变得昂贵和罕见。你怎么能免费买到微笑、问候和一点同情呢?
然而,没有必要怀旧。事实上,试图通过宣扬各种正义来纠正当前的不正之风和拯救世界人民是没有帮助的。除了正义和利益,还有其他对生活的态度。除了绅士,还有其他的个性。用孔子的句型来说,我们不妨说:“对一个人来说,就是说出自己的感受。”
义利看似对立,实则相通。“义”要求人们献身于抽象的社会实体,“利”则驱使人们献身于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忽视了人的精神生活,模糊了人的真实“自我”。“义”教人给予,“利”诱使人占有。前者把生活变成履行义务,而后者把生活变成争取权利的斗争。然而,生命的真正价值超越了义务和权利。正义和利润是不能从争论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无论正义的老师们是否讨伐叛逆的大臣们,或者他们是否想统治所有的生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
如果“义”代表对生活的伦理态度,“利”代表对生活的功利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代表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它提倡任性行事,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保持每个人的真实性情。你不是你所信仰的教义,也不是你所拥有的物品,你只是你真实的“自我”。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奉献或占有,而在于创造,创造是一个人真正气质的积极发展,是一个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获得的情感满足。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为了完成外在的责任,而创造是为了实现真正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区别一目了然。例如,写作、占有侧重于作品带来的名望和财富,而创作只关注创作本身的快乐。真正有气质的人只有在与他人相处时才会寻求情感交流,在与他人接触时才会有特殊的兴趣。更有价值的是,在这个世界急于追求利润并受利润驱动的时代,他以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对待人和事物。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的无忧无虑的心情,也不是指小农的满足的保守主义,而是指一种不为利益或为事物服务的冷漠的生活感觉。仍然以写作为例,我无法想象为什么要等一本书。如果你想永生,一首不朽的诗就足够了。如果没有这种奢侈,那么只要你自由地生活,写作只是自由生活的一种方式。
萧伯纳说:“生活中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所爱的,另一种是得到你所爱的。”我过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且钦佩他让生活中的悲伤变得如此简单和俏皮。然而,经过仔细思考,我们发现这种说法的立足点仍然是占有,这就是为什么有两种悲剧:不满足的占有欲的痛苦和满足的厌倦。如果我们把立足点转移到创造上,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我们能不能说相反的话:生活有两大乐趣:一是得不到你所爱的东西,所以你可以去寻找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你喜欢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品尝和体验它?当然,生活总是有不可阻挡的痛苦,那些看重情感而不是利益的人所经历的痛苦和悲伤比那些追求利益的人所能想象的要多。然而,摆脱占有欲至少可以让人们从许多琐碎的麻烦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生活在宽容中。我不打算用美感作为拯救世界的好方法,我只想表达这样一种信念:除了正义和利益,还有值得活下去的生命。这种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的岁月。(正文/周)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