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梅子成熟时的栀子花香


    时间:2021-05-2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江南的花总是一茬接一茬。当粉玫瑰还在春梦的时候,白栀子花带着初夏的雨露登场。

    栀子花,又名玉莲,荷花似莲,兰花似香。虽然它没有牡丹的浓郁和桃花的娇艳,但它美丽优雅的花朵总是给人一种清澈纯净的感觉。每当月色如水的夜晚,栀子花就开始在枝头一朵接一朵,一簇簇地绽放,像无数穿着白裙子的仙女在黑夜里翩翩起舞。晚风吹过,淡淡的清香让人恍惚走进一个美妙的梦里,沉醉其中,无法知道回去的路。说起来,栀子花真的是命中注定的仙女。

    小时候经常听外婆说栀子花是天上的仙。因为她羡慕世界上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就下到了一棵小树上。当一个年轻的农民看到她时,他把她移植到自己的院子里。经过精心照料,小树长得茂盛了。为了回报农夫的好意,她白天为他洗衣做饭,晚上开花,露出她的芬芳。邻居们知道后,也陆续养了起来。从此,花儿遍地开花,满世界都是。

    虽然奶奶的故事有点老套,但是栀子花真的是一种民间的花。它不在乎水土,也不需要细心呵护。雨季只要在土里插一根树枝,半个月内就会生根发芽。以前我老房子里的栀子花就是这样种的。每年初夏,第一株栀子花含苞待放的时候,我妈都会把那些花和骨头剪掉,让我送给院子里的邻居。

    几天后,整个大院沉浸在沁人心脾的香味中。栀子可用于插花,但不易脱落,香味持久。比如李商隐写了一首诗“以挂栀子花结,绣领刺鸳鸯”。在江浙一带,还是有戴这种花的习俗。端午节前后栀子花盛开时,“栀子花——白兰——”的叫声会在大街小巷响起。那些爱美的姑娘和小媳妇们,常常把那些半开的栀子花放在发髻里或者系上红线挂在胸前,一路香香。

    栀子花每年从初夏到中秋都开,看似不经意,却经历了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栀子树的叶子在风、霜、雪、雨中也是绿色的。因为栀子花有这样的性格,所以人们赋予它的花语为“永恒的爱与约定”。这不仅仅是爱情,更是平淡、持久、脱俗表象下的美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所以早在汉代,栀子花的香味就已经在司马相如《上林赋》了。到了晋代,栀子花受到了崇敬和隆重的对待。

    据《晋令》:“宫殿有秩,栀子花守护已命一人。”为了守护栀子花,专门设立了一个官员,可见其价格之高贵。除此之外,历代文人墨客也对栀子花推崇备至,十分用心地赞美。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中写道:“同享之心,不可忧也。如果美女想结婚,为什么要等韩梅?”从栀子花的自然属性出发,我们把它与人类行为的原则联系起来,告诫自己,栀子花的性格并不次于梅花,要永远保持纯真、忠贞的人格。还有明朝黄巢推荐的《咏栀子花》:“好热,好冰好雪。松柏性最大,但必寒……”是用亭站在严冬,素花争夏的性格来表达栀子花。

    在众多描写栀子花的诗句中,我喜欢弘毅大师在《晚晴集》里转录的一段禅意:“过去的已经过去,不用再去想未来。只有今天的路是这句话,梅子熟了就香了。”大意是,不要想过去,何必担心未来。只有脚踏实地地把握当下,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幸福。

    这句话最耐人寻味的是结尾句,通过梅子的成熟和栀子花的芬芳,揭示了万物总是井然有序,万物有时有序的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对应自然也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任何人都不能一时冲动做出违背常识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栀子花带来的特别的“心香”!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