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家乡的格子窗


    时间:2021-05-0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家老房子是大内河岸边的一座五房茅草房,土木结构,东西朝向。窗户为木格子型,上表面覆盖着暗黄色的亚麻纸。

    窗户就像一道屏障。无论是雷电还是雪花,窗外都是温暖的家。当夜幕降临,窗户尽头亮起一盏灯时,这个正方形的物体,无论明亮还是黑暗,总能悄悄地抓住房间里的温暖或悲伤,落在熟悉它的人的心上。深夜,我一拐进小路,第一件事就是看家里的窗户。如果灯亮着,我会放下烦恼,感到安全。

    一大早,我满怀期待地推开窗户,打开满是阴云的房间,惊喜地感受着那淡淡的惬意的气息。阳光透过窗户柔和地照进房子,温暖地落在我的小脸上,似乎带着绿色植物的香味。

    透过窗户,你可以看到高大坚韧的香椿,广阔肥沃的田野,窃窃私语的燕子和叽叽喳喳的麻雀。田野里不时传来长辈们微弱而悠长的喊叫声,年轻女子清脆而甜美的嬉闹声……一切都是美丽而优雅的,这也许就是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吧!

    冬天,地里没有农活。这时,老奶奶、小媳妇、姑娘们最忙也最愿意做的事,就是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收鞋垫或者铺彩纸,拿着一把小剪刀,讨论观察剪窗花或者鞋垫。他们认为窗花是神圣的。谁切的好,大家看着赞;如果切的很差,脸很钝,别人会说她手不灵巧。

    窗棂里有鸟,有鱼,有兽,有盛开的花朵,有饱满的果实。每一个都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丰收的喜悦,种田的喜悦,大自然的淳朴,团圆的宁静,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媒人媒人,抱着女孩割下的窗花,去男方家点上窗花,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农村人把剪窗花和制鞋、生活直接联系起来。裁出好的窗花肯定能做好鞋子;只有做好鞋子,我们才能过上好生活。

    我小时候,我们家冬天也有烧烤架。

    二哥会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领着我们把泛黄的窗纸和窗花撕下一点,用鞋刷小心翼翼地刷掉窗花格上的灰尘,然后用抹布把窗花格擦得一尘不染,再用小火上煮的糯米糊把窗花纸粘在擦干净的窗户上,然后把窗花放在窗花纸上,房间马上就明亮了,喜庆了,活跃了。光是站在窗前,就像是在欣赏美丽的乡村风景。

    晴朗的日子,阳光透过窗纸照进屋内,窗花在灯光的照射下清新美丽,给卑微贫穷的农民家庭带来难得的快乐和活力。

    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我躺在温暖的床上,看着月光照射在窗花上。月亮悄悄地把温暖注入我的血管,渐渐让我平静下来,于是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窗花上的场景还在继续。腊梅盛开,鲤鱼跃龙门.他们像温柔的月亮一样落在我的枕头上,走进我的梦里。

    寒冷的日子,一家人围着一盆火,守着一盏灯,悠闲地享受着炉火的温暖。成年人是老太太老媳妇,西方家庭的老嫂子,前村后店的家庭成员。十里坝村的烂芝麻处理方法层出不穷。这时,妈妈给我们讲了藏在窗花里的有趣的励志民间故事。全家人,有说有笑,有吃有喝,很温馨很美好,很有诗意。有一种围炉夜话的味道,正如汪曾祺先生所描述的:“一家人闲坐着,灯火可亲”。

    上学后,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原因,经常会早贪晚贪。早上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开灯准备早餐,灯光从窗户反射到房子的前后。我的心也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明灯,幸福突然油然而生,一个微笑时常溢满我的嘴角。晚上,每当我回家,窗户总是开着,妈妈坐在灯下做家务,一边等我回来。当我从远处看到被灯照亮的窗户时,我的心温暖而快乐。推开门喊妈妈,妈妈放下补衣服或者削窗花,从锅里给我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

    晚饭后,我开着豆灯复习功课。安静的灯光下,妈妈微笑着待在我身边。她不时停下针线活,听我看书,看我写作业,脸上洋溢着神奇的幸福。我妈曾经指着窗花对我说:“窗花不撑肚子,也不是棉袄。这是一种思想,反映了繁荣的好日子!”窗花映出的母亲端庄而温暖。我知道她是在为我祈祷,希望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这座老房子,走出那种脚陷在农田里的穷酸生活。

    那个夏天,我终于实现了我的大学梦。然后,我告别了亲朋好友,也告别了家乡的窗棂。我走过村长,跨过我长大的荷塘河,向更精彩更广阔的外面世界走去。于是,我成了我妈一直希望的“城里人”。我没有从小格子窗口看世界,而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是,在繁华的深处,我还是喜欢用纯真的心去欣赏蓝天白云。我仍然喜欢用童年的眼睛看世界.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