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真心尊重孩子吗?师父能真心尊敬徒弟吗?
时间:2021-03-3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大多数人都能说出“平等”这个词,理解平等的含义。佛陀是唯一能真正达到和完成完美的人。就算你被训练成了等觉菩萨,你还有佛与众生之别的想法,你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完全平等。
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是,不分离的把自己的自我分离变成空洞智慧。有我,有私心,有执着的想法,这叫生死烦恼;无私、无私、无需要、无差异、无坚持的平等之心,是一颗干净自由的心。贯彻平等的大智慧,必须从真诚和尊重开始。只有真诚和尊重,才能达到平等的智慧。孩子真心感激报答父母,弟子真心感激报答师父,是天经地义的事,普通人是可以接受和执行的。作为父母,他们真诚地尊重孩子,作为老师,他们真诚地尊重门徒。道理说起来容易说起来难。真正实施起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佛教的一些道理听起来是正确合理的,但如果你真的想贯彻执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能贯彻,佛法说的是正确的,理性的,也是空的。对你有什么影响?很多行人只是在理智和事物之间绕道而行。事实是平等没有区别。但是,自我的习惯各不相同,自我的习惯是傲慢的。他们总希望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出人头地。他们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正确、最理性的智者,总想表达自己,做好老师,教育别人,做别人的老师。真理明明是平等的、不可区分的,一个人的自大习惯总是优越的、突出的、自我表现的,真理与事物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感谢我们的恩人,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我们的老师,这些都是普通人可以实施的。真正感激我们的敌人,感激伤害我,侮辱我,诽谤我,处处对抗我的敌人,真的不容易。如果你只是欣赏你喜欢尊重的人,讨厌你心烦意乱不喜欢的人,那你还是无法做到平等。如果不能平等,就不符合佛教。因为佛教是平等法,只有平等无差别的智慧才能进入成佛的光明大道。关爱自己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法界关爱众生,用利益拯救众生,全心全意为众生着想,并不容易。所以佛法常说,难做难忍。难做的是为了法界的一切众生而舍弃自我,难以忍受的是无私,是自我寻求,只有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受益。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