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是福
时间:2021-02-0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记得吃的清汤,白水盐,昏暗的煤油灯,荒凉的木板,腐烂的味道。如果不是信仰,怎么支撑那个时代?
父亲过早失去工作能力,我只好辍学回家。我真的不想谈那些事,也不想提贫穷。靠妈妈挣点小工真的很辛苦。回村后参加集体劳动,一年挣三五千分,但每十分才三四毛钱。当年“以粮为纲”忽略了多种经济,所以集体总是崩溃。虽然提倡农林牧渔,但大队里只有山地耕队和畜牧场,收效甚微。我无法想象那些年它是怎么活下来的,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寒而栗。好在当年的贫富差别不大,只要能填饱肚子,别人也不会有太多奢侈。一旦钱松了,你就满足于加几个木头房子。好在结婚不贵,嫁妆也就几百块。男生只要努力,思想素质好,就可以娶媳妇。不像今天,要求很高,不低于120万很难嫁到离家近的家庭。如果家里穷,男生只能去外地打工找个媳妇,这样省钱。
只要当月付五分钱看病就好挂号。如果是大病,先治好了再交钱。不像今天,如果你没钱,你就得躺在病床上.
那几年确实穷,但是穷的负担也不大,家庭交往的礼仪也比较随意,送礼也没有现在这么奢侈频繁。现在的奢侈和频率已经很难让人慢下来了。
相对来说,60后更勤奋,90后更爱奢侈。如果用1960后的思想去灌溉90后和90后的人,似乎是灌溉不了的。这大概是因为时代的节拍不同,塑造的品质不同,所以很难互相协调。
我想,虽然那时候很穷,幸运的是没有太多的高消费,只有上海的桌子和自行车。女孩子嫁给缝纫机是最大方的。
印象很深。小时候,农村文艺活动频繁。每次我表演的时候,村民们都盛装加入其中。我们这些孩子还在唱歌和玩耍,但我们也能在痛苦中取悦他人;现在虽然有些人很有钱,但是很有野心,讲究风格,穿名牌,还得买车买房拖贷款。有的人野心太大,过于求全,努力而疲惫。可以说,他们并没有遭受快感。孩子从小就被困在玩具城,看不到当年我们这一代孩子的童心。
近年来,人们趋向于城乡化,小山村基本崩塌,涌向城市。在这种潮流的逼迫下,每个人都想做出一个发展,免得自己被意外甩在后面,但还是要慢慢赶上对方,不然就会被扔进一个破烂的山洞,成为时代的遗物。
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是为了改变现状而感到压力。当然,压力大不一定是好事。它能触动一个人的动力,让一切从相同变得不同,通过努力获得一些东西。然而,也有很多人想成为潮流的引领者,把自己的命运放在最前沿。而且别说,有些人很幸运,能乘风破浪,一旦努力,就能扬帆上岸,成为老板或经理,有足够的衣服和食物。是的,因为方向不对,掉进了漩涡,成了潮水的牺牲品。
我想,在我们的世界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欢笑,都还在哭泣。但是,这辈子,我只想努力,顺其自然。希望平淡是福。
——朱锐花园2015年农历三月随笔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