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字结缘
时间:2021-02-0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似乎都是我业余时间的常态。而这一切都和我对汉字的热爱有关。通过阅读,我的生活不再孤独,而是温柔多彩,高尚纯洁,浪漫有趣。
以前觉得文化是一种注定的爱情,丰富的文化往往会带来很多苦恼。有知识的人的情感世界总是比不识字的人丰富得多,有知识的人喜欢思考。他们想多了,心就静不下来。情感,悲伤,悲伤和恐惧,无情总是伤害很多恋人。
现在,我的人生过半,已经跳出了年轻时爱情的枷锁,摆脱了中年欲望的煎熬,扔掉了精神的枷锁,达到了相对超脱的思想境界。这时,我开始享受写作的乐趣,从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现在的读书没有年轻人的功利目的,也没有追求刺激的欲望,而是追求宁静和纯粹。
多读书,就会有写作的冲动。我不想出名,不想成家,但至少,当汉字在我的键盘敲击下成为可以传达思想、感情、观点的工具时,那种满足感和存在感让我踏实、欣慰。
汉字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五笔打字的快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承载感情和思想,释放我的心理压力,净化我的灵魂,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字与灵魂对话,从而成为精神世界的朋友。
从识字开始,我就喜欢读书,通过读书了解世界上的一些小角落。我喜欢看漫画书,在手掌大小的正方形书里有插图和插图。有很多三国故事,革命英雄故事;不知不觉看到了医生爸爸的医书,看到了《中药材》书里的中草药图片。那时候我会在山里找中草药或者和朋友一起爬高山挖药;看着《解剖学》这本书里的人体骨骼图,我惊叹于人体骨骼的“恐怖”。我不再相信有鬼,而是认为人只是世界上的物质存在。那时候,唯物主义的萌芽自然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后来看了哥哥买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当时看着看着好像没看懂,但真的很热闹。哥哥订了《小说月刊》,我每个月都在期待下期,满足我的阅读欲望。与时代合拍的一些知青小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虽然我没有资格做知青,也没有资格去农村,但我一直是一个看小说的知青。
那时候除了学校课本,课余时间能看的书有限,但那几本书至今对我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青少年,大脑似乎一片空白,阅读的欲望很强,就像现代青少年迷恋手机一样。后来上了大学,一头扎进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苏联十八世纪的文学。当时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理想,我当时的理想是当作家。但是大学毕业后,这个理想被现实生活打败了。但是,在我心里,总有诗,总有远方。没想到30多年后,我又要重新拾起《诗与远方》。
这十年来,我一直在阅读和写一些短文来缓解我中年人的内心压力,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作家。直到有一年,我不断练习吴彼打字,抄别人的文章,沉迷于敲击键盘,我才真正爱上了汉字。
成为一名作家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代人的梦想,也成为了个体成功人士实现的目标。在我看来,作家的头衔只能给那些天赋异禀、品德高尚的人戴。所以,当你有一些写作技巧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堕落的学者。你的文笔要清纯优美,要做一个不浪费汉字的人。当然,不感兴趣的时候,也不要勉强自己去写。你的文章应该是自然情感的表达。
80年代作为作家成名相对容易,现在作为作家成名却很难。文革十年,一代人的精神世界荒芜了。文革后的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似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涌现出一批作家,他们是幸运的。20世纪90年代,电视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代孕育并造就了一批影视演员。后来电脑和手机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QQ流行了好几年,然后是现在的微信。人们通过互联网在虚拟世界中互动,有时在网络小说中游荡,沉溺于感官和陌生感。现在,你几乎看不到一些纯美动人的文学作品。面对这样的文学环境,我只能说:我想做一个纯粹的作家,而不是作家。
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用心去观察和体会,就会发现美好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加油一个角色爱好者——“北西南东”!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