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大师故乡观画记


    时间:2021-01-2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前年纪念金石学书法大师吴昌硕逝世90周年之际,由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政府和吴昌硕故里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12卷本《吴昌硕全集》发行仪式在安吉吴昌硕纪念馆举行。我很荣幸被邀请参加这次活动,参观了吴昌硕先生的展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三楼的一个展厅,从远处看像个正厅。蓝色的琉璃瓦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这也体现了安吉人对大师的敬仰。我一进大厅,那是大师晚年的照片,他慈祥的脸上似乎在创造着思想。这一天,博物馆领导破例挂掉了大部分藏品,都是吴昌硕的原作,是博物馆经过多年努力收藏的,非常珍贵。

    面对这些呕心沥血的作品,我们不自觉地进入了大师营造的氛围,仿佛在听他的叙述。

    中国的花鸟画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形成了绘画的一个分支,历代名家辈出。直到吴昌硕创造了一种古朴、旺盛、色彩丰满的画风,绘画的氛围才发生了变化。他的作品主要有几个特点:强调气势,不在乎外表。“比铁(吴昌硕)画气不画形”是他的创作宗旨。他喜欢在狭长的空间里描写物体的细微细节并把它直直地放下,使梅枝纵横,画松苍劲挺拔,写菊使傲霜巍然屹立,甚至画枇杷也是生命力非凡,再加上几个长题,从而达到气势的艺术感染力。其次,用篆书绘画使作品苍茫而古老。吴昌硕走上了从金石学书法家到画家的道路。他深入研究了石鼓文的古代篆书。将石鼓文的笔触和金石学运用到绘画中,不仅增加了描绘对象的骨力,还增加了“书卷气”。他在诗中多次写到了书画关系:“直接从书法的渲染方法”和“诡异的画偏了我的爱,说明不是丹青。”此外,吴的绘画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色彩丰富而不俗,强烈而和谐,自然。他把红牡丹和白玉兰画在一起,把红玫瑰和绿香蕉画在一起。因为色彩搭配得当,构图得当,笔法强烈,他不仅不炫,还相互衬托。

    一般大画家可以很方便的拿起自己的材料,这是很常见的。吴昌硕也是如此,盛产梅兰竹菊、桃松果蔬、紫藤牡丹等。普通的内容产生让人看腻不了的效果。除了高超的绘画技巧之外,这也得益于他良好的书法、印刷和诗歌。吴昌硕的题词深刻,伤感,有时诙谐。比如他画葫芦的时候,经常会写:“葫芦,葫芦,二安的活?切成大勺在我的斗室里喝醉。“葫芦在他的画中不再是植物,而是被赋予了个性。画家要求他扮演一个更进一步的角色。看,多幽默啊!

    去大师家乡看画,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他逝世92周年之际,这篇文章被作为纪念。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