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家乡的冬天


    时间:2021-01-19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的家乡位于齐鲁大地的鲁中平原,莱芜最西端,西临五岳之首泰山,北距美丽的诗画香山泰山宫——。

    30多年前,家乡的交通经济还很落后;村里随处可见的土坯房混杂交织,茅草房也在诉说着贫穷的岁月;村里的人大多是大柴门里的四合院,土坯墙,土房,然后茅草屋顶多,青瓦房少。房子不仅阴暗潮湿,雨天还经常漏风下雨。

    当时村里的道路没有格局。除了一条像样的南北向的街道穿过村子的中央,其他都是小巷子,弯弯曲曲,向四面八方延伸;村里有一条东西七拐八拐的大水沟,用来排水防涝。沟的两端连接着村外的两条河流,村的东边叫东湾,是自然形成的。为了便于灌溉,人们在村子的西边建了一个小水库。

    1980年后,每个村庄都开始进行住房规划和道路建设,村庄里的街道房屋逐渐发生变化。今天,村子的外观更加统一,焕然一新。

    村东的河湾现已改建为荷塘,并建有亭子供人欣赏;曾几何时,泥湾的影子完全消失了;那时,夏天人们可以在河底游泳乘凉,冬天可以在河上滑冰,东村的河岸在冬天和夏天都很热闹。尤其是冬天,河上结了厚厚的冰后,村里有勇敢的孩子在河里滑冰,或者滚铁环转陀螺,玩得很开心。当然,无论天气多冷,河上的冰又厚又结实,各家父母都会反复叮嘱不要在冰上玩耍,以免发生意外;那些偷偷去滑冰的孩子,没有告诉家里的大人就去了。回家前一定要在外面烤湿鞋和衣服,否则会被训斥或扇耳光。

    青梅竹马被父母扇耳光的说法并不少见。毫不夸张地说,就像喝凉水一样常见;不像现在的孩子,他们只是被淋湿了。回家换一到十件衣服不难。不需要在外面烤,也不会被打。

    现在,人们可以穿着暖和的外套和大衣过冬。冬天家里有暖气,不用穿外套。周围衣服多,随意换。

    青梅竹马,冬天御寒的衣服只有一套。他们都穿着棉袄棉裤,脚上穿着棉鞋,女孩头上戴着围巾,男孩头上戴着棉帽,很不错。女生即使爱美也会穿臃肿的棉袄。天气太冷;再说了,这么冷的冬天,空中的太阳每天都像乒乓球一样,热量也不多。衣服湿了几天就不会干了,冷了父母也着急。如果他们不服从,他们肯定会被打。

    我家乡典型的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平原上昼夜温差大。每年有两个节气,即冷泉和初霜的时候,天气就很冷,冷泉就像冬天一样,有很多春雪的爆发。春雪比现在的冬雪更好。人总觉得自己还没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于是从冬天的寒流踏入夏天;秋天第一次霜冻后,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每天早上的霜冻就像一场小雪。干草堆矮墙上的田野、屋顶上的波纹和树梢上都覆盖着白霜。

    每年秋收作物收割种植完毕,除了白菜萝卜,田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村里的人们开始步入冬季休闲的慢活。

    如果天气好,人们会站在院子的脚下晒太阳。有必要逛一会儿。在你知道该吃饭之前,他们会回家。在脚底下晒太阳的女性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大多数妇女手里拿着针线活

    有些老人讲他们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故事,有些人讲故事和笑话,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孩子会玩,会扔沙袋,会踢羽毛球,会捉迷藏,或者会挤在大人身边转。吵吵闹闹的成年人很无聊,总是被训斥,但他们不在乎。他们抬起手臂,一起擦拭袖口上的流鼻涕,顿时冻成冰,袖口被擦亮。他们继续擦拭,然后他们开始奔跑、跳跃和嬉戏。

    村里的大喇叭经常被切断或折断。一时半会没人修。几乎是摆设。很少有机会听到天气预报。听不听都一样。反正冬天一场接一场的下雪。挺大的,地上的雪十天半都融化不了;不如听听大人的经历;现在想想,爷爷奶奶这一代真的很有能力,虽然文化大的话不多,听听确实很有收获;他们不仅是种田的专家,还能从灶神的纸上看到多少龙控水,花了多少草籽,收获了多少庄稼。他们知道农事中节气降雨量和田间作物的收成。根据多年积累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推测和最终的结果相差甚少,让后辈叹服不已,远远落后。

    所以我对记忆中关于种地的经历和谚语从来没有怀疑过。比如:年2月2日,如果河里的冰能跑过老鼠,那一年的收成就不错了,十天就有冷食了;8月15日在云遮月,来年将会有雪和灯;冬天盖麦三被,来年睡馒头,是家乡长辈无可争辩的人生箴言。

    现在,这些农民谚语似乎越来越不准确,出入越来越大,因为家乡冬天总是温暖的,很少下雪,经常有霾,没有雾;麦田早已不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很少有人理解小麦盖三层被子的说法。

    曾几何时,冬闲时,白菜萝卜是家乡人第二年冬春的主要食物。烤馅饼、饺子和蒸饺都可以。农民的谚语里有这样一句话:立冬结白菜,小雪结白菜;萝卜怕冻,初霜前后采;冬天的卷心菜仍然按时开始,天气会变的。小雪前一定要把白菜收起来。堆放在院墙下阳光充足的地方,用干麦秸覆盖,用一层塑料纸包裹。中间绑一根绳子,用玉米秸秆围起来,防风防霜。如果你忽视它,卷心菜就会被冻透。整个坚硬的冰饺,用刀是割不开的;还有许多卷心菜和萝卜在严寒季节被彻底冷冻。吃饭的时候,

    候要先放在太阳下晒一晒,或者在火炉跟前化了冻,然后在滚开的水里炸了,攥成菜团子,就可以和着油盐炖着吃了,小时候我们管那叫吃炸菜,味道还是蛮香的。

    现在,家乡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色棚户养殖大棚种植风景园林苗圃艺术等五花八门,白菜萝卜还种植一点,冬天的天气不再那么冷,常常是暖冬,也不再下大雪,只有点零星的小雪,或是雨夹雪,雪花比银子都稀罕,雾霾倒是冬天的常客了。

    如今的冬天不再像以前那样下雪了,或者干脆一个冬天不见雪花的面,以前 下雪的时候,鹅毛大雪一下就是一天一夜,房顶上院子里村庄道路田野里,到处都是一片洁白,都被厚厚的雪覆盖,景色很是迷人,太阳出来后,房顶上的雪在阳光下开始融化,因为天气寒冷,渐入傍晚时就会结成了冰溜璃一横排挂在屋檐下银亮亮的,形状各异十分好看,却也更加寒气逼人。

    儿时 下雪以后的早晨,把人冷的更不愿起床,衣服都是冰冷冰冷的,穿棉衣的时候要先在火上烤一烤才能穿;总是在起床以前,母亲从外面抱进来一些干柴,麦秆玉米秸之类的,放在火盆里点着就着烟火烤衣服,满屋子的浓烟呛得人眼睛睁不开,咳嗽流泪,一不留神手里的衣服就烤着了,烧出一个黑黑的洞,一阵手忙脚乱的灭了火,还要缝补衣服,那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至今在记忆里,还伴着一股焦糊的熏烟味。

    天冷的真叫割实,透心彻骨,小孩的手背耳朵脚趾冻的生了疮,尽管如此冷,下雪以后,我们还是会去雪地上,蹦蹦跳跳,踢踢踏踏,让积雪在脚下咯咯地响不停,甚至把雪球在生了冻疮的手背上滚动着玩;或者,邀上小伙伴在雪厚的的地方,打雪仗堆几个洁白可爱的雪人,玩的十分开心。

    冬天也常常大雾弥漫,有时能见度不足一米,人从外面走进屋里,身上就落一层白白的雾霜,就像个霜雪人,因此故意在大雾里和小伙伴追追跑跑,为的就是让身上沾一层薄薄的朦朦胧胧的的雾气,还喜欢跑进雾里闻一闻那特殊的味道:好像衰草的颜色,树枝的干瘪,枯叶的惶,冬天太阳的冷清,以及冻土的纹裂都融汇在那一场场的浓浓雾气里,消融酝酿,绵绵如薄似锦,寒凉如冰,也能被呼出的热气融化一点,让人遐思不已。

    现在,家乡交通发达,经济繁荣,通讯便利,环境优美,四季温暖如春,处处是景点,风景美如画;冬天,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暖冬,屋里有暖气空调,再不用担心屋外是阴还是晴是冷还是热;出门有车坐,有御寒的外套羽绒服,再不用怕手脚生冻疮,男孩女孩也不用担心穿臃肿的棉衣影响了美丽的身材,总之,家乡那寒冷的身影在今天的暖冬里被彻底的沙化瓦解了。

    家乡,迎来三十年河东狮吼,送走三十年河西流逝的背影;朝夕间沧桑桑田,梦回青檐,掬几多旧岁,翻检春耕蝉声又夏,唤起雾锁窗纱的氤氲;怀念儿时的冬天,历经划拳猜谜般的周折,曾经的露结成霜,滴水成冰,大雪封门,银装素裹的严冬一去不返了;而今都珍藏在箱底收起的旧时的棉衣棉鞋手套花围巾里,都折叠在一沓沓的光阴里,迂回旧岁,任由岁月尘封任蛛网重重,旧岁倾寒今已不再,只留一份寒念洁白如雪遥望成痴。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