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心灵的镜子
时间:2021-01-1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那年在一个“雁过衡阳”的季节,我终于来到了衡山脚下。
南岳衡山因为远离中原,所以有些神秘。此外,古代文字的渲染对学者造成了致命的诱惑。当我踏上攀登的石阶时,我感到失望和放松。
山路很陡,盘旋的公路像一条游着高头的蛇一样绕着山腰爬。拐过弯,坡度差不多有60度,坡度又陡又急,一车人都屏住了呼吸。再到车对面,几乎擦肩相遇,更多的人提到心在喉,不禁怀疑汽车等科技产品的安全性。正好对面的公交车告诉我,山顶下雪了,路面结冰了,车辆无法再通过。然后,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立刻下了车,甚至放弃了退票的权利。
踏上石条铺成的登山路,把你的心放逐到美丽的森林。陡峭的石阶蜿蜒穿过森林,空气清新而寒冷。环顾四周,山谷里长满了高大的树木。地理差异使衡山的树木独具特色。这里松树不多。大部分都是高大的云杉树,有些不用付钱就折起来了,而是直直地伸向云端。翻过一座山脊,突然下起了雪。
海拔和温度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温度和山有关,不亲自去参观是看不懂的。明明海拔没有变,却有一块岩石转了过来,可是温度却一落千丈,扁骨的寒风迎面吹来,让人几乎无法呼吸。雪霰被风吹到脸上,引起疼痛。这不是雪,这是雨,这是毛毛的毛毛雨,但在它着陆之前,它被冷风吹成了冰。有些变成了雪葡萄藤。落在树上的东西变成了冰挂。从一棵树挂到另一棵树上的冰构成了琼林玉宇。环顾四周,世界是白色的,突然,这是雾凇的奇观!没想到北方的瑞士领土在南方无意间得到了天下的东西。真是惊喜。
天气太冷了,我不得不去路边的佛寺躲避寒风。佛寺不大,有山门和三宝殿,是为观音提供的。一个中年修女照看熏香。同行拜见观音,尼姑对佛事非常认真。每一个人头都敲下来,尼姑一丝不苟地敲着法器,就像一个会计,仔细记录着每一个朝圣者磕头的次数,以报上天,决定给人间的幸福的多少。
佛事完成后,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丝温暖。刚要出门,修女告诉我们山路结冰了,我们只好穿凉鞋爬山。我们学会了滑路,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恰好寺庙的柱子上挂着一系列的凉鞋,一定是修女在课业之外打发日子的工作,于是问她每双的价格。她谦逊地笑了笑,答道:“一对五块钱。”这个价格在山里,应该很公平,很低。我们没有还盘,所以我们将降低几双。修女见我们没砍价,就买了凉鞋,好像有点惊讶。她被感动了,和蔼地弯下腰。她一个接一个地教我们如何在布鞋上正确地穿凉鞋,并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如何正确地一绳一绳地穿凉鞋。当我们给她二十块钱时,我们不想让她挥手拒绝。我们都吓了一跳,不是五块钱一双吗?还是佛教里有勒索者?见我们面相不对,她双手合十作胸,施了个礼,笑了笑,用手指着观音坐像前的功德盒,说:“那是你的功德,直接放在功德盒里就行了。”
告别尼姑庵,只见石阶上结了一层薄冰。凉鞋很稳。不说话,脑子里还在晃动功德盒。山有多苦。尼姑们每天大致穿衣吃饭,面对的是山、树、雕像和满耳的松树声。在双一,他们在课业之外剪茅草,然后放入草鞋中。太辛苦了,微薄的收入换来的,改善伙食也不错。但是,一个个编织的草鞋,所有的收入,都放进了功德箱,就叫别人的功德。
佛教戒律中有“戒小气”的规律,但在生活中,人们很难克服小气的恶习。有的商人,来到佛寺道观,放弃一点点碎银,求佛求神求这个求那个,像交易一样讨价还价,而女眷尼姑毫无保留地拿出全部收入,毫无顾忌。相比之下,我们都是贪婪庸俗的人,应该感到羞耻。
功德是灵魂的一面镜子。如果你敢给自己拍照,那么你的心就无法躲避自己。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