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诗歌创作的原创者,不仅仅是诗作者


    时间:2021-01-1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读者,离不开志同道合的人。当然,有同感的人来之不易,所以曹雪芹觉得两千金易得,知己难寻。这并不是说诗人对人间烟火那么清高冷漠,而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环境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以带来的感受也不同,仅此而已。

    读者对诗歌的重新解读是一种再创造。

    诗歌的传播离不开读者,诗歌的创作也离不开读者,这就是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因为诗歌短小精干,所以更有内涵,代表更多相似的事物或感情。在许多诗歌中,原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作品还有其他含义。是读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重新创造了诗歌!因此,在诗歌方面有很多争议。一部小说基本没有争议,因为作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诗不同,即使诗人解释,人们还是有不同的理解。就连诗歌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是诗人没有想到的,但它丰富了诗歌本身,使诗歌更加美丽迷人。让诗歌永垂不朽。古人云:说话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意思。

    我举个例子,百山无鸟,千路无脚印。河上的一条船,一个渔夫在他的袋蛾中;一个人钓鱼,不怕冰雪袭击。这是刘合东(柳宗元)的诗。作者写了一个渔夫独自在冰冷的河里捕鱼的故事:在漫天的大雪中,一艘孤独的船,船上有一个渔夫,穿着一件麻衣,独自在白雪皑皑的河上捕鱼。

    我只解释第四句,是古人常用的倒装句。大意是:下雪,独自在冰冷的河里钓鱼;或寒江雪,独钓;还是寒冷,江雪独自垂钓;或者独自在寒冷的雪和河里钓鱼。一般的解释是:独自在冰冷的河上,在大雪中垂钓。

    这是一幅风景画:冰冷的河上没有行人和鸟儿,只有一个老人静静地守着一艘孤独的船和鱼。作者用干净、安静、冰冷的画面,展示了一种远离世界、纯粹、孤独的生活境界。

    看读者的创作,读者说柳宗元不是钓鱼,是钓雪和雪花!(柳宗元气得都要哭了。他从来没想到后人的语言水平这么差,但他也没想到后人的想象力这么强。)

    真有意思。为什么?

    吴征河上的渔夫既没有抓到价值数百金的刀剑,也没有抓到磨盘粟,更没有抓到伍子胥。他抓到了什么?他抓住了休闲,战胜了不公,拯救了危难中的人,战胜了正义和正义,他抓住了历史的记忆。

    人们都知道姜太公在钓鱼。事实上,姜尚在哪里钓鱼?他的直钩不挂饵。哈哈,他钓到了什么鱼?那么,他抓到了什么?他勾搭上了一个周文王!他抓了一个佛教徒,一个中国人,一个小齐,一个大周朝。800年,周朝灭亡了,但是只要有中国,只要有人类,姜太公大概就不会灭亡。姜尚真的是不朽的,他不会死,对吗?

    何况柳宗元抓的是雪花,又冷又空,不值钱。他也喜欢流鼻涕。妈妈,抓几片雪花有什么用?如果我是柳宗元的姑姑,给我一把扫帚,别把他打出去。

    但柳宗元抓住了“孤独”和“独立”,抓住了清高和脱俗,抓住了为别人骄傲。鸟没了,人没了,永真创新失败了。但是,只要有人类,只要有语言,只要有方字,只要有诗,那么《江雪》就会活下去。诗要活,柳宗元就活,他的江雪就是他的身体,对吗?

    钓鱼的人多了。可能还有雪花渔民。可惜有了也没用。诗是禁止重复的,抄袭更是禁止。雪已经被柳宗元抓住了。谁让他钓鱼的?不是柳宗元本人,是读书人!

    是读者,给了《江雪》强大的生命力!是读者,重塑它。

    所以诗歌创作的鼻祖不仅仅是诗人,更重要的是读者的理解和读者的再创作!

    所以,诗人,低下你高高的头,寻找你想钓的鱼。不要觉得朋友很少,但你还没有做到。

    可能有人会问,是你干的吗?我真傻。下辈子我要去赶一部《丢Sim的故事》。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