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端阳好时节
时间:2021-01-0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回到装满粽子的家,回到挂菖蒲的门口,回到两千年前屈原的跳跃。那条河止于湘乡,却流遍了全国每一个人的心。——铭文
常说饮水思源,现在是端午节。不知道谁会在享受节日,欢庆节日的同时,想起汨罗江上那位义愤填膺的诗人。几千年前,一个个制作《离骚》的屈原先生,带着爱国热情,带着对祖国沉没的悲痛,跳进滚滚红河。为了纪念这位受人尊敬的爱国者,人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跳入河中的那一天)都会把粽子(叶子和枣包的米饭)扔进河里。久而久之,这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也被命名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为了营造更好的节日气氛,不忘传统,奶奶家还包了粽子。我拿出两片粽子叶,一大一小,像奶奶一样,折叠成一角。然后我在折好的角锥里放了一点泡好的糯米,塞了一大块肥猪肉,再盖上糯米。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心想:单纯做粽子,我很难聪明。但是当我再把叶子盖上的时候,糯米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不听我的命令,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匆忙。还好奶奶帮我“走出包围圈”,稍微掉了点糯米,我才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心里一块大石头。经过一些小挫折,我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绑好了掌绳。粽子只有包紧了才好吃,我就拿着掌绳,绕了一圈又一圈,才给奶奶吃。这时候我才知道,做粽子是一门手艺,做起来并不容易。每一种传统工艺都值得我们去理解,每一个传统工匠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五千年的文化都需要一代又一代坚守内心的工匠去传承!
我感觉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它蕴含着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应该保护它,继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还记得中韩龙舟赛吗?还记得韩国人在中国是怎么抢端午节的吗?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被无耻的韩国人偷走了。现在中国人自己过端午节都要用别人的专利。悲哀的是:中国人还有资格去端午节吗?这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比韩国人过得更好,更有意义。
一场龙舟赛输了端午节,输了过去,输了整个国家的尊严?中国人还这么执着,不就是一个专利的归属吗?龙舟赛能展示什么?是否能说明他们朝鲜民族是中国的祖先?他们发明了端午节吗?屈子是他们的祖先?这些无耻的理论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道德、意识和对其他文化的蔑视。我们输了端午节,输了端午节。世界不承认端午节是中国的,但13亿中国人心中有一盏明灯。我们仍然怀念屈原,他忧国忧民,与国同生共死。我们还是要庆祝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端午节不需要专利,它是对我们伟大祖先的一种纪念和赞美!“五月五日,是端阳。门口放满了艾草。吃粽子,撒糖。龙舟在水里。”听熟悉的民谣是端阳的又一个好时光。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