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某种意义


    时间:2020-12-2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是一个喜欢刷微博的人。每天在微博上看各种新闻八卦,不断更新热搜。饭后休闲娱乐,各种实时信息充斥着我并不那么亲近的生活,却占据了我很多生活时间。

    有时我感到愤怒,有时我感到怜悯,有时我浑身是血,有时我大笑.我常常开心难过,只是因为不断变化的大大小小的新闻消息,构成了我简单碎片化的“快乐”。慢慢的,这似乎是我放松自己最便捷的方式。这样我就能理解各种生活,也不脱离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可以增加很多我接触不到的社会经验教训,为以后的人生经历做一些参考和理解;我能充分理解人民的民间疾苦,成为一个关心大众、忧国忧民的进步青年。我一直以为,人生就是要尽可能的去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浪费时间。

    我继续刷微博,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

    20多天前,我照常打开微博,迅速拨通了热搜名单。熟悉的字幕吸引了我。“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武汉!”作为一个武汉人,“武汉”这个词总是很快引起我的注意。在武汉看过很多热搜。我想,我在武汉还是很火的,心里的自豪感总是油然而生。

    只是,这一次,这是什么“新型肺炎”?我有点好奇。当我点击条目时,我发现很多人都在讨论它。有人推测“武汉人一定要吃野生动物!”有的说“也许不会传染,不要引起恐慌!”大家意见不一,我无话可说。

    我之前看过很多次,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做事方式。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道德认知上,用一些个人经验或间接经验假设来评价和判断相应的事物。然而,事情往往无法区分,智者见智。而且我经常在看到某个观点,觉得自己赞同的时候遇到,发现其他一些对立的观点也挺有道理的。随着新闻的跟进和同一事件的事实数据的更新和补充,那些原本看起来非常正确或错误的观点很可能变成截然相反的观点。

    我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知道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我很少参与评论区的讨论和表扬。但其实看了你的评论,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但是,我不喜欢大家的评论。在固执中,我为自己预留了一个房间,让自己以后“翻身”。像这样,我是一个理性的,唯物的,辩证的人。

    所以对于这种神秘的“不明肺炎”,我在观察,甚至在期待,它会如何演变?我还是像个吃瓜的看客。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热搜事件。对于会不会影响到我,我也没想太多。我实在想不出来,也不敢深入思考。我觉得,这只是一条“小尾巴”。

    唰,唰,我还是每天刷热搜榜。嗯,过了两天,真的在一大排热搜词条里看到了“武汉不明肺炎……”。最近怎么样?我等不及要打开它了。“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44例……”怎么回事?这些人是怎么被感染的?会传染吗?看着大家的评论,肺炎不太了解的我很茫然。如果不传染人,应该问题不大。

    两天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排除非典……”。非典好像是非典。会不会和非典有关?2003年爆发。当时我好像刚开始上小学。当时在学校上课很正常。大人也没说什么严重的情况。新闻说,“还没有发现人传人的症状。”嗯,不用太担心。虽然很多人说,会不会像当年非典一样隐瞒实际人数?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觉得自己很开放,很透明。键盘侠太厉害了,没成为专家。反正应该没事。

    “武汉8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出院……”看,有些人已经治好了。好像不是很严重,病情可控可治。

    我继续刷微博,特别是跟进肺炎事件,好像在追电视剧。只是直到“不明原因肺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前,专家们似乎还在不断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我仍然每天都在一些微妙的进展中陷入对这些不断变化的词语的不同解释或对这场肺炎的猜测或估计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看到一个点周围有无数种非常接近的可能性。

    也许,有什么可能?

    从“尚未发现人类传播”到“不排除人类传播”,再到“有限的人类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由几天40例,日本1例,泰国1例,2例,武汉1例,4例,7例.事实似乎越来越复杂。这些新案件是从哪里来的?会不会因人而异?为什么除了武汉只有国外有?甚至很多人嘲讽这种病毒不是爱国病毒,只出现在除武汉以外的中国其他城市。隐约觉得事实有问题。

    最近习惯睡懒觉,起得晚。当时是半夜两三点,我也睡不着。我一遍又一遍的刷关于新型肺炎词条下的微博,从头到尾,翻遍每一条评论,虽然发现很多都差不多。我好像生病了。我一定要这么做吗?睡觉,早睡早起。

    确实,对于睡懒觉的人来说,他是第一个看到新肺炎通报的最新消息的,卫建委每天早上都会更新情况。我们很多网友都发现了这个规律。半夜,我们第一个察觉到每天感染病毒的人数都在不规律的增加,这只是确诊人数。

    “武汉加了136箱!”有人注意到,这个数字在国家发布工具包后突然飙升。其他城市也会有吗?只是没测试而已。大家开始警惕起来。我们去买口罩吧。好像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第二天,“深圳发现2例,xx发现1例……”,其他城市有,但是之前没有测试。

    也意识到事情可能真的很严重,就去买了几个口罩。想到体弱多病,没有信息的爷爷奶奶,我决定通知他们,送他们一些口罩。在小区门口,我发现奶奶和很多老人。他们都喜欢在那里聊天和打牌.好吧,我会和他们一起学科学。我一字一句的尝试讲述我所了解的新型肺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与SARS进行对比,希望引起他们的重视。我没想到的是,他们都说知道,却不戴口罩。奶奶坚定的说,我不戴口罩。这里没有老人戴面具。

    有些无奈,但还是去爷爷奶奶家和他们聊了几句。爷爷奶奶耐心的听着,和我聊天。之后奶奶说,我不要你的口罩。我们老人没有这个习惯!哎~我好像不知道说什么好。过去,当老人给我们的孩子讲道时,我们不愿意做诺诺做的事,但我告诉老人,他们太固执了。我不得不告诉他们尽量少出去。

    今天打开微博,14名医护人员感染肺炎。广州、北京、上海、重庆、河南、黄冈……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这个数字一下子超过了200多人,300多人。这些数据很快一个个出现,逐渐填满了将近一半的热搜列表…

    很严重的是,央视新闻公布了参与此次疫情治疗和预防的专家和院士名单,其中很多人都参加过非典治疗。其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曾经主持抗击非典,走在最前线,他又站了起来。在视频新闻中,他冷静而肯定地告诉大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他告诉大家怎么预防,怎么控制疫情。他告诉每个人,你不必惊慌。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事情真的很严重。大家都在到处买口罩。我去药店买了一些口罩,但是口罩卖完了,药店里挤满了人。昨天来买的时候,药店门口放了个彩带口罩,只有几个人来买。我奶奶来我家问我有没有多余的口罩给他们。我想她一定是在路上看到了很多,戴上了面具!

    我戴上口罩和妈妈去逛街。武汉这个冬天不太冷。雾从我的面具跳到我的眼镜上。雾太大了,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摘下眼镜,揉了一遍又一遍。我的眼睛模糊了,所以我戴上了眼镜。一路上擦了无数遍,看着身边戴着口罩的人。我知道我永远无法摘下面具。

    虽然,我家附近没听说有人感染病毒。虽然,我家在武汉三环外。我还是有点害怕和担心。路上看到有人咳嗽,喉咙有点痒,后悔今天不该喝可乐。尽管如此,我知道其中许多可能只是轻微的症状,比如有点感冒。但这足以让我有点害怕。

    这时,我不再碍事。我不再是微博外的看客。我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事实党。看着屏幕上愈演愈烈的新闻,大家都能看出来,大家都是党,大家都是关系密切的。我觉得,只有真正的以同样的方式去感受,才能真正的去理解那些曾经是别人的人,那些我曾经谈论过或者嘲笑过的事,那些远离你,被你用来展示自己价值的判决案例。

    因为,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那些曾经在你眼中反映严重性的数字,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得到尊重。

    20多天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里看到一个令人心寒的消息。北京朝阳医院几位眼科医生被患者割伤.我看到一位名叫陶的医生来看我。和很多网友一样,我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些病人会伤害这么好的一个帮助过他们的医生。甚至在很多新闻里也看到过不下几个病人伤害医生的案例,今天医患关系真的很紧张。我还是不想看到病人伤害给病人治病救人的医生的新闻。

    一个医生,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医生,他必然要付出很多超出常人的努力。他们努力考医科大学。他们还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为临床实践做实验.救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正确而宏大,更因为它不容易成为一名医生。

    俗话说,每一个医护人员,尤其是传染病方面的医护人员,比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要困难和危险。他们比我们更害怕传染病,他们比我们更了解病毒的严重性。但是,他们还是愿意站在最危险的地方,为大家开辟一条希望之路,因为这就是他们生命的意义。但他们不仅是医务人员,也是普通人和家庭成员。我们也应该有同感。

    关于钟南山院士的一个短纪录片:抗击非典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不敢接的病人说:“给我送来。”主持人问他:“作为你,你不用上前线。为什么要去?”他说:“只有稳定医生队伍,社会才能稳定。”他父亲对他说:“他一个人来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东西。”的确,钟院士记得父亲的教诲。他留下了什么,他就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于是他决定留下来真诚,勇敢,血腥,他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医生。84岁时,他仍然是一名医生.

    我经常在想,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怎么算有意义?

    百度解释“意义”:意义是人们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理解,是人们赋予对象的意义,是人们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交往活动中人类交往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义、意向、知识、价值、观念等,都包含在意义的范畴内。

    我也试图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很多名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毫无疑问,他们的答案对他们来说真的很有意义。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二,但我仍然无法解释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要回到“意义”,从“意义”的角度去解释。简单来说,意义就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在我看来,生活是一种继承和延续。就像《山楂树之恋》,第三个孩子对静秋说:你会有孩子,你的孩子也会有她的孩子。你将会是一个母亲,一个祖母,一个…,生活就这样继续。以这种通俗的方式,似乎一个人生来就应该传宗接代,血脉相连。再者,没有理由。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通过儿孙的血缘传承,他似乎还活着。

    更重要的是,随着血缘的传承,是知识和文化价值的延续和传承。这不仅代代相传给家人和朋友,也广泛传播给你可能遇到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叫教育和影响。是一种进步的力量,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所能做出的力量和改变。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认知和行动,进而影响到其他人的生命历程。无数的影响和影响交织在一起,使得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活动。来了就一定要留下点什么,给世界带来点影响。只有这样,一个人,他才真正来了。

    当然,这种影响应该是积极的,促进社会进步的。我们在这里是为了成功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似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那些把每个个体的自我融入国家人民的自我,那些在努力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的人,那些不怕牺牲,勇于付出的人,我相信,他们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进步,这就是他们生命的意义。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高低职位,不同的能力,但我们都是为了社会进步而活着的,只有我们把自己奉献给自己岗位上的人。

    对于钟南山院士这样伟大的社会工作者,我们人民的尊重和理解胜过千言万语的赞美。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活着,某种意义上。

    后记:作者和大家一样,一直在关注肺炎事件。文中的一些数据和说法可能有个人理解和表达偏差,但不影响全文的整体表达和意图。作者在1月21日凌晨1点左右开始码字,边码字边看新闻,不可避免的导致他彻夜未眠,尽管作者知道熬夜会损害免疫力,对身体不好,所以很害怕。但还是觉得热,烦躁,久久不能入睡。同时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思绪如雨后春笋。所以一口气写了很多。直到22日上午,我看到感染人数达到440人。武汉市政府也给全体市民发了信,听说我们小区有个感染者.至于疫情,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自己的预防工作,提高自己的抵抗力,督促身边的人做好相关工作。作者虽然生活在疫区,但比起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我还是够幸运的。没有人喜欢逆行,没有人应该害怕生活。之所以能安全的躺在家里,是因为有医护人员,铁路工人,卫生防疫人员喜欢他们……他们为我们背负重担,无私奉献!

    最重要的是,上帝保佑中国,相信国家,相信人民,共同抗击疾病!希望能快点熬过疫情,远离疾病!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