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记录
时间:2020-12-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6号楼8单元,我又打坐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来这里。现在是秋天,但太阳仍然很温暖。温暖的阳光随着逝去的喧嚣飘来飘去,搅乱了我的思绪。
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有一种理论叫做“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当人在外界的反复否定或肯定中,出现心理落差时,内心会产生应激反应,即习得性无助。当然我还没去过习得性无助,但是我的心真的好像打翻了一盘儿童班的水彩颜料。试用结束后,我步行1.1公里到公交站,搭车。去一家叫“钱大妈”的全国连锁菜店,给全场打折。一群大叔大妈堵在店里,店外人群拥挤,围成一圈,几乎站在路边。大妈们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挑来挑去,嘴里还不忘和别人说话。有些背着手的大叔很奇怪,什么都不买。他们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说实话,那一瞬间,我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看到堵车的场面就着急。反而心里觉得羡慕。20岁生日,1点多,做了一个很感伤的朋友圈。回忆这里,“如果你18岁就像一个漂浮的气球,那么到了20岁,气球就会排气,回到地面。”也许是18岁的记忆已经褪去,总觉得20岁的无助、激情、失望比以前深刻多了。
2019年8月,我一个人坐车去深圳做兼职。那天车上挤满了我家乡小县城的人。温度不高,但是心里燥热。谁也不知道是谁,第一次见面的新鲜感过后,就不能一直捂着眼皮打架了。我把毯子盖在腿上,蜷缩在一个小角落里(说实话,当时好像只有我被欺负,因为我要和对面的小男孩分享本该属于我的巴掌大小的位置)。那个睡得很熟的小男孩时不时地跳到我腿上。他忍不住踢了他几脚,但看到旁边急切的父亲,我忍住了。在狭窄的公交车上呆了七个小时,我悄悄抹了几次眼泪。还好没人看到。
2020年8月,很高兴找到兼职实习,没想到,最后还是卡住了。负责人还是和我说一个方言的“老乡”。
2020年9月,长沙,秋夜,总是充满寒意。第一次骑着共享电动车,在空旷的街道上闲逛。冰冷的气息从我的脚上爬下我的腿,天冷的时候我的牙齿忍不住打颤。不知道冬天是不是悄悄的来了。下着毛毛雨,雾够了,眼镜上蒙着一层浓雾。往前看,只能看到几个大光环圈。每隔一分钟,我就要停下车去“伺候”镜头,用纸巾擦掉镜头上的雾气,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内心深处。长长的街道,昏暗的灯光,仿佛没有尽头,只有我不时停下车,还有汽车经过。然而,旅程是有终点的。上了地铁,我注意到人们要么看起来很无聊,要么眼神空洞,没有头脑。不知怎么的我有点开心。虽然凌晨三点没见过长沙,但晚上十一点见过长沙。不都差不多吗?
2020年9月31日晚,也就是人们一起为国庆到来欢呼的那晚,一上微信就莫名其妙地被骂了一顿。我顿时懵了,脑子一热,抓着一堆字,发着反击。淡定淡定,这两个字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背诵,但消极的失落感还是让我觉得很无力。旁边的室友默默递给我纸巾,我勉强止住眼泪。“我没事。”。
秋天,天气宜人,人们的脸上充满了微笑。很多时候,脑海里会浮现一个问题。只有我这么脆弱,这么倒霉吗?但是有一次和同学A聊天,聊到了“哭”这个话题。她说前段时间很抑郁,每天晚上都哭,最后去了心理咨询室。我无法掩饰我的惊讶,因为A平时看起来很乐观。
《飞鸟集》中有两句诗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你看不到自己,你只看到自己。
我认为“倒霉”只是主观意识。如果我跳出我的个人领域,我可能会找到一个不同的自己。时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苦或乐而停止大步向前。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看似平淡的日子里,我一点一点的意识到,我应该用自己的努力去平息内心的恐惧和自卑,用自己的行动去安抚内心深处的不安。因为只有珍惜现在,才能把握下一秒,明天,未来。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