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与强迫症
时间:2020-12-08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最近在复习教学资源的时候,看到一句话,就是老师只能让学生在学生天赋允许的范围内成长。这句话让我觉得有点感慨,想着是不是可以像愤青一样抱怨天道不公,以此填满自己稀缺的素材库,但是心里没有信心,只能放弃。强迫症和拖延症是如此强大,我没有权利怨恨任何结果。
这是两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其程度、外化和融合状态因人而异。经过自我分析,个人觉得应该诊断为重症患者。这似乎是一个很不好的评价。有些人可能会下意识地把它变成一种懒惰、固执、找借口隐藏的通俗语言。其实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拖延症和强迫症没那么简单。
我一直认为拖延症比懒惰更可怕。懒惰往往意味着一个人根本不想做。比如,大部分学生对初中假期作业的态度,无论当时多么无聊,不得已的时候从来不做;拖延症是指有人很想做一件事,但是觉得自己做不到,又不会行动,不想行动,又不敢行动。主要诱因是过分追求完美、害怕困难、缺乏时间管理等。举个简单直接的例子,现在是上午12: 32,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第一段是下午4: 06完成的。时间是在设想或创造的时期内流逝的吗?不是。我停止写作,是因为对剧情思路不知所措,拒绝了自己的文笔不足。可怕的是,我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往往需要从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反思不足,而我对缺陷的恐惧和不满却不断的诱惑我逃避。它藏在我心里阴暗的地方,对我低语:“晚上写”“明天写”“现在别着急”“没有足够的时间写不好就没有借口”.我听了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强迫症的后果并没有那么严重,相关作品的主题大多是科普,呼吁大家平等对待强迫症做出的各种可能很无聊很没用的行为,但是当它与我交融,与拖延症交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我的学习乱七八糟洋溢着滑稽,却又带着一点恨意恨着自己。每当我要做笔记或者复习的时候,我总是强迫自己从头开始,尝试着去查询记录所有未知的知识点。这项工作带来的负担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我经常在做不到之前就筋疲力尽,不想再看了。
强迫症加拖延症是很大的打击,但不代表有这些心理症状的人就不能真正的学习和工作。只要他们每次做事情都提醒自己,画出重点,最终都会有所提升。
我想用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警告。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