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
时间:2020-11-2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礼仪博大精深,令世人叹为观止。从小到大,我们不仅接受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老师和家长的礼仪教育,他们的言行让我们继承了今天的文化和礼仪。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家庭,良好的家规家训的传承。所谓国有国法,就是家庭有自己的规则,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则。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遵守家规,遵守国家法律,传承文化礼仪。
1.言行举止做好自己。
就我在农村长大而言,礼仪和规矩伴随着我的成长。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忙着种地,一般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我爷爷是村里生产队的老队长,很有原则,很有风格。他总是教我要专注、认真、勤奋、努力等。我记得爷爷说的最多的是“做自己的事,不要东张西望”,真的很有用。
小时候很贪玩,但是爷爷从来不和我们吵架,而是带我们去地里干活,看我们玩。虽然他说我们应该怎么工作,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催促过我们。每次他都非常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不停止。我们虽然贪玩,但还是耐心的跟着。慢慢的,我们学会了爷爷的习惯,专心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然后再去想。
第二,一切美德以孝为先
中国自古以来孝道就受到世界的尊重。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忠孝是许多家庭的优良传统。孝为先,孝敬父母,尊老于一切美德,是自古以来留下的优良风气。
在我家,也是如此。父亲是村里有名的孝子。在我的印象中,我父亲从来没有和我爷爷说过话。一方面是因为父亲尊重爷爷的说法和做法,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睿智果断,眼光独到,对事情考虑周到等等。
小时候家里有个习惯。无论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大家都会一起吃。然而,不管吃哪顿饭,人们都要到那里才吃饭。而且饭吃饱了,第一碗饭只能是爷爷的,这是家庭的相互尊重,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开始。每次吃饭,大家都在一起忙。我和弟弟抱桌子,爸爸妈妈盛饭,然后我们三个去端饭,每次吃完饭都收拾碗碟,最后奶奶洗碗,我们上学,爸爸妈妈爷爷在田里干活。每天都是那么温暖和谐。
小时候家里穷,很少吃肉或水果。记得有一次,爸爸在北京工作回来,带了一只烤鸭和两个菠萝。我和哥哥看着口水流出来了。我爸开烤鸭的时候,我和我哥一直在商量,每人一条鸭腿,但是我爸没给我们机会弄鸭腿。他先挑出最好的一块肉和一条鸭腿给爷爷,然后把另一条鸭腿给奶奶,奶奶没吃,给了妈妈。姐姐哥哥看着哭了。爷爷和妈妈想给她。虽然我和哥哥都点了点头,但是我们一直在哭。虽然最后两个鸭腿被我们吃了,但是从这点小事就可以看出,骨子里的孝心比表面上的孝心更有价值。这是我父亲的第一反应和第一考虑。我想我做不到我父亲做的事。现在我还时不时和爸爸争论。想想真的很惭愧。
父亲对爷爷的尊重是无止境的,点点滴滴的事情很多。我每次在家工作,爸爸总是挑最辛苦最累的,以至于我爷爷只是当个助理。比如家里的旱厕清理的时候,爸爸总是一个一个清理;每年春天,只有爸爸忙到晚上。他从不让爷爷太累;收麦子的时候,我每次拉回家,爸爸总是一袋一袋地扛进家门;每次中午玩,爸爸总是中午在磨房,总是让爷爷回去午休。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但是每次爸爸忙的时候,爷爷最关心爸爸。尊重和理解是相互的,这一点我父亲和爷爷已经充分说明了,也对我们学校的成长和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爷爷去世时,他父亲还在南方工作。他得到消息后,立即连夜赶火车回家。他没日没夜不吃不喝水。当他回到家时,他可以看到他父亲明显发红的眼睛和大包小包的行李。他的父亲扔下院子里的一切,跑进大厅,跪在爷爷的棺材前哭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很坚强,他承担起了所有的重活和累活。在他眼里,爷爷奶奶和我们就是他的关心和信仰。像大多数父亲一样,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条件是他最大的愿望。那天,父亲在爷爷的棺材前跪了很久,谁也拉不起来。最后父亲挣扎着站起来,走进奶奶家,跪在奶奶床前磕头。奶奶一直伸手擦眼泪,拍拍爸爸的肩膀,没说话。第一,父亲自责。如果他在家,也许爷爷的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我无法释怀的话。他说:我爸妈在,我不远行。是的,任何时候,家人永远是最大的牵挂,父亲说了也做了。从此,直到三年后外婆去世,父亲再也没有远走高飞,为外婆尽孝,弥补外公去世的愧疚。
第三,学会做,相信自己
在我家,爷爷教我们多干活,主动干活,鼓励我们做一些我们能做的农活或者跟着他们干,不用担心会不会出错。用我爷爷的话来说,什么都不准做,最后什么都不会做。是的,爷爷是对的。只有敢于尝试,主动做事,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总是一起吃饭。每次上晚饭,我奶奶都很担心。比如碗太热,厨房路不好走。我一直很担心。我父亲和祖父不同。他们鼓励我们提供晚餐,并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我相信你可以,但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次姐姐端碗的时候转身碰壁,摔在地上摔碎了。当时第一个月。当时妹妹被烫伤了,一直哭。爷爷总是劝她:没事,只是个破碗。奶奶总是抱怨爷爷让我们干活,爷爷却总是笑着说:我们干了就干,犯了错就更小心。妈妈带着妹妹去换衣服,洗手。晚饭后,爷爷去市场买了一碗。
我小时候,碾场都用拖拉机。我上小学的时候,会开拖拉机。感谢爸爸爷爷的鼓励,他们总是让我去尝试。当我开始学开拖拉机的时候,爸爸坐在车里看着。当时我的脚够不到离合器,都是站着开车。现在想想都危险。放在现在的孩子身上我肯定不会让孩子上学的,但是那时候我学了一点。我当时开拖拉机很自豪。
在学校,老师和家长也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比如:能做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天的事情要做完,不能马虎,不能依赖父母,不能无故拖延;吃好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挑食少吃;尊敬老师,热情问候老师、长辈、熟人,不视而不见的避开他们。一定要团结同学,有爱心有同情心,不欺负弱小,歧视弱小,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无私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恩所有曾经关心、关心、支持、帮助过的人,珍惜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美好、善良的东西,痛恨虚假、丑陋、不健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善恶无法区分,等等。虽然知识和礼仪是一起学的,很多道理都是书本上学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没有意义。
在我的家庭生活中,爷爷和爸爸就是言传身教的例子。平时话不多,但原因很多。比如:不要善良渺小,不要邪恶渺小;举止平和,不要操之过急;言语要诚实,不要诡诈;内、外的亲戚,不管是同列长辈,都要礼节性接待。不要让简笑着戏弄,不尊重;交朋友,所以福得也。需要直接了解对方,多听的,远方温柔的,等等。爷爷当然不懂这些书的意思,但他确实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诠释了这些句子的含义,对我一生都有好处。
人生哲理很多,但能解读的人很少。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进行的。一个好的家庭风可以让孩子锻炼出良好的生活态度,一个好的家庭规则可以让孩子养成坚强的信念,相信努力和进步。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