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晚练散记(三)


    时间:2020-11-2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凌源画廊路演经常出现一个团队,不到五个人。领导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又高又大,光头。外表看起来五大三粗,但爱扎台湾。话筒架顶部有一个自制的小横幅,上面写着“公共表演”。这个小举动说明他的内心是细腻的。看到这四个字,浑身起鸡皮疙瘩。

    秃子在画廊前唱的比现在流行的——还多。只要他的团队在唱歌,就一定有他的压轴之作《见新娘》。当年,我在健身路径上漫步,无论凌源画廊远近,耳边总是萦绕着“送亲人”的音乐。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耳朵认出了茧。

    《送亲》描述了一对夫妇长大后不能一起玩过家家的悲惨爱情故事。根据歌曲提示:深情地或悲伤地。

    好像秃子语言水平有限,理解歌词有些偏差。虽然他唱歌很认真,很投入,曲子的高潮应该是嘶哑的声音,表达悲伤或悲伤的心情或状态,但他把它解读为“咆哮”。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高潮部分用假声,会产生嘶哑悲伤的效果。

    光头佬唱的每一首歌都很自信,不仅没看歌词,还摇头表演给路人听。对我来说,他唱的每一首歌都没有融入音乐的伴奏,有时是瞬间的,有时是超然的。你叫他“跑调”。他的语调似乎相当准确。以我对音乐有限的认知和理解,他的声音和音乐的结合,似乎处于一种“与神分离”的状态。

    作为一个身为卡拉ok爱好者的光头小伙,是否应该继续表演“送亲”,应该由专业音乐人来决定。我觉得要努力“练”,总会有进步的空间。俗话说,拳头不离口。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