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童年的星空


    时间:2022-07-1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童年的一个夜晚记忆深刻而清晰:我站在河南省罗山县一个村子前的池塘边,那里是我的祖先居住的地方。我们旁边站着很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们一起仰望夜空,黑暗的天空中有一颗小星星在慢慢的飞。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是1970年4月24日,我7岁。

    那时,距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已经13年了,距离第一位宇航员飞出地球已经9年了。就在一周前,阿波罗13号飞船刚刚完成一次危险的登月飞行返回地球。

    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一切。我看着那颗飞舞的小星星,心里充满了说不出的好奇和向往。和这些感觉一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肚子里的饥饿感。那时候这个地区很穷,饥饿伴随着每一个孩子,但我很幸运,因为我脚上穿着鞋子,站在我旁边的朋友大多光着脚,有些小脚丫冬天留下的冻疮还没好。在我身后,煤油灯的微光从村里破旧的茅草房里照出来,村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通电。

    附近的大人说,卫星和飞机不一样,它在地球外面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废气和尘埃污染,星空明亮,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星空离我们并不比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我以为它是在群星之间飞行,甚至担心在穿越密集的星团时会撞上一颗。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这颗卫星和其他恒星之间的距离。当时看了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是当时国内的科普系列。我阅读天文卷。我第一次知道光年的概念是从书上。在此之前,我已经知道光可以在一秒钟内绕地球七周半,以这种可怕的速度飞行一年将跨越怎样的距离?我想象着光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过冰冷寂静的空间,试图用想象去把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浩瀚和深邃。我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所淹没,同时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幸福感。从那以后,我发现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大大小小的尺度,那些远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存在,在别人眼里只是数字,但在我的大脑里却是可视化的。我可以触摸和感觉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小很多数量级的弦已经让人们麻木的时候,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依然能在我脑海中产生生动宏大的影像,激起一种说不出的宗教震撼和敬畏。与大多数没有这种感觉的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正是这种感觉让我先成为“科幻迷”,再成为科幻作家。

    在我震惊光年的那一年,我的家乡附近发生了一场惨烈的“758”洪灾。在那场超过当时一天1005毫米降水量世界纪录的暴雨中,河南驻马店58座中小型水坝相继垮塌,数万人在铺天盖地的洪水中丧生。洪水过后不久,我回到家乡,看到满山遍野的灾民。当时就觉得世界末日要到了。

    就这样,卫星、饥饿、星星、煤油灯、银河、光年、洪水.这些相距甚远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成了我早年的生活,也塑造了我今天的科幻小说。

    作为一个“科幻迷”出身的科幻作家,我写科幻小说的目的不是用来比喻和批判现实。我觉得科幻小说最大的魅力就是创造出超越很多现实的想象世界。我一直相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精彩的故事,不是吟诵的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作家写出来的,而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讲述的故事,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神秘吓人,甚至多愁善感,远远超出了文学的故事,但这些伟大的故事却被禁锢在冰冷的方程式中,普通人很难读懂。从可复制的生命分子到智慧文明30多亿年的漫长进化史,其曲折和浪漫,是任何神话或史诗无法比拟的;还有相对论诗歌般的时空图景,量子力学怪异的微观世界。这些由科学讲述的神奇故事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只是想通过科幻小说,用我的想象力创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在那些世界里展示科学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类与宇宙之间的浪漫传奇。

    但我无法摆脱和逃避现实,就像我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一样。现实中,每个人都被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每个时代都给经历过的人带来无形的精神枷锁。我只能带着镣铐跳舞。在科幻小说中,人类往往被描述成一个整体。在《三体》这本书里,这个被称为“人类”的整体正面临灭绝。他在面对生存和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无疑都是基于我所经历的现实。科幻小说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提出某种世界设定,让现实中邪恶黑暗的东西变得正义光明,反之亦然。这本书(以及它的后两本书)正在尝试做这种事情,但无论想象如何扭曲现实,它总是在那里。

    我一直相信外星文明会是人类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其他大的变化,比如气候变化,生态灾难,都有一定的过程和缓冲期,但是人类和外星人的相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一万年后,人类面对的星空依然是空寂的;但你可能明天醒来,比如一艘月球大小的外星飞船已经停泊在地球轨道上。外星文明的出现,将使人类第一次面对一个“他者”。在此之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没有一个外部的对等物。这个l。

    dquo;他者”的出现,或仅仅知道其存在,将对我们的文明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人们面对宇宙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和善良,显示出一种奇怪的矛盾:在地球上,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登上另一个大陆,用战争和瘟疫毁灭那里的同类的文明,却把温情脉脉的目光投向星空,认为如果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它们也将是被统一的、崇高的道德所约束的文明。并且,人们将对不同生命形式的珍视和爱视为宇宙中理所当然的行为准则。     我觉得事情应该反过来,让我们把对星空的善意转移到地球上的同类身上,建立起人类各种族和文明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但对于太阳系之外的星空,要永远睁大警惕的眼睛,也不惜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太空中可能存在的“他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在宇宙中弱不禁风的文明,这无疑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