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美其名曰”的心态


    时间:2022-07-0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人很看重面子,就算遇到丢人的事也要“委婉”一点,找个华丽的借口解释。

    据《清稗类钞》一书记载,晚清时期,中国屡遭外国欺凌,几乎每战皆输。失败后,它不得不通过割地和赔款来媾和。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当时的官方文件在提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到“赔偿”这个词,而是用了“补偿”这个词。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只是为了面子,“赔款”是耻辱,而“赔偿”则不同。虽然和给对方钱一样,但是养老是一种高压姿态。——“看你的,我给你点钱”,这样中国才有面子。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一个叫吴大成的人写了一篇檄文,里面吴大成谈到了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众所周知,两次战争中国都输了,而且都以赔款了结。吴大成也承认了赔款,但他说那不是赔款,而是中国不容易可怜这些远道而来的蛮夷,所以很难把仁慈和威望用在一起,给他们一点抚恤金.看到了吗?吴大成的观点其实代表了清政府的心态。很明显,赔偿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说是赔偿对方,以维护中国的尊严和中国的脸面,是以偏概全的。

    公元1127年,来自南方的金兵将宋朝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俘虏到了冰封的北国,这是中原王朝的一大耻辱,所以史书将这一事件称为“靖康之耻”。但这样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写进书里,就被掩盖了。南宋有一个人叫王明清,他写了一本书《挥麈后录》,其中第四卷讲的是靖康之变。他用这样的话来介绍两位皇帝的被俘:“二圣(、)北捕时,彭下落不明,只得独留内院。”你看,“北捕”在这里变成了“北猎”。北川是什么?字面意思是“去北方打猎”。明明是被人家拿走了,还得说我去打猎了。这和鸵鸟何其相似!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清朝。1900年,八国联军围攻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出逃,但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时,不说“出逃”,只说是“西猎”3354,去西方打猎了。“宰相衙门”是清政府专门设立的处理洋务和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1861年1月20日经咸丰皇帝批准成立。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外务省,但“总理衙门”其实是其简称。它的全称是“宰相衙门国家事务”。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其实为了面子,就是忽悠老百姓说“你看,宰相衙门国家大事”就是管理各国的事务,我们还是中国的老大!宰相衙门已经存在了40年,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估计已经骗不下去了,就改成了外务省,不再“管各国事务”。

    这种“美其名曰”的心态,说白了就是一种阿q心态,是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普遍心态。林子输了也无所谓,只要面子不输就行。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