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笔记
时间:2022-07-0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说到季节,突然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美食离袁枚老先生的“花园”越来越远了。这不仅是已经消失的三月鲥鱼,还有那只边走边啄虫子的垂死的鸡。也正是四季饮食的倒置和无序,让很多现时代的年轻人不知道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应该在哪个季节成熟。
所以,随便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饮食方式。30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茄子和番茄有一种没有被夏天灿烂的阳光照亮的奇怪味道,冬天偏离麻辣方向的青椒,冬天铁青着脸的青豆和豇豆。茄子、西红柿、青椒、四季豆、豇豆等在哪里?那些在季节里耀眼夺目,曾经照亮我们幸福生活的?我不止一次问自己,金太阳的味道在哪里?我越来越感觉到一股反季节和转基因食品的极其强大的力量,正在把中餐推向“反口味”的方向。
我不记得是哪一年开始用白醋煮西红柿的,因为不然我尝不出西红柿的酸甜味道。至于西红柿,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七八月份的时候红的。和豆腐一起煮,不仅番茄的鲜味能泡豆腐,还能把豆腐染成红色,立马让你垂涎三尺,开胃。其实我不太喜欢冬天,因为我天生怕冷。但是,一旦秋天来了,我还是期待着初霜的到来,因为初霜后,我可以生吃白萝卜,又脆又甜又多汁,初霜前的萝卜没有。可以吃到明年春天,但是清明节一过,萝卜就因为花空味淡而失宠了。
清明可以说是吃的一个分割线。从清明节开始,去年秋冬腌制的坛子菜,无论是咸菜、冬菜、萝卜、海椒、酸海椒,都会随着夏天的到来而充分发酵。那种沁人心脾的乳酸香,好像是三伏天来的时候专门用来配那碗粥,抚慰肠胃的。就像袁老先生说的:“三伏天冬天得了腌菜,便宜了你,却成了宝。”
这些年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春芽的及时到来,这几乎成了我唯一的当季吃的快乐。每到这个季节,我都会去乡下采集我心爱的土鸡蛋,来配我们的“香椿芽姐姐”。所以,我觉得,工业化养殖场再多的鸡蛋包装,也比不上我们刚开始乍暖还寒时的那一朵朵漂亮的春蕾。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早就说过“时不吃”,也就是在季节或时间之前,不能拿出来吃。反季节菜的味道和营养远不如时令菜。我曾经对比过当季自然生长的茄子和大棚反季节茄子的味道,味道相差甚远。
猪肉也是如此。三个月出栏的猪,肉质远不如七八个月或者一年出栏的猪。喂生饲料不如喂粮食。去年,我去浙江的一个生态养猪场接受了某网站食品频道记者的采访。一下车,我就让养猪场经理带我去看猪厨房。养猪场的经理非常惊讶,说:“猪怎么会有厨房呢?还是拿饲料直接喂吧。”我说,你不是说这是完全生态的猪吗?最好吃的猪肉一定是用饲料(粮食)煮熟的猪,所以猪一定要有带灶具的厨房。
现在已经不容易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吃饭了,除非你找个世外桃源,养鸡鸭,按季节种庄稼,养几头大肥猪。然而,这正是我想要过的美食生活,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