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诗的路上
时间:2022-07-0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乌江太长,哪里能找到项羽?
我一直被“你怎么了?”这么多年了,我想去乌江祭祀项羽。《垓下歌》那句“时势不济,物极必反”,千百年来挥之不去,化为诗人的“犹念项羽,不肯过江东”,化为戏剧家的喉咙里的《霸王别姬》,化为女人心中一声吼山河失色的英雄。
吴太昌,哪里可以找到项羽?所以我去看了项羽的马戏。舞台在徐州,还有些旧物,“于是她动情地拿出了他给过的誓约”。
清明时节徐州依旧寒冷,一直在下雨。我想当然地认为江苏属于南方,春天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时候,所以穿了一件早春毛呢旗袍,配了厚丝袜。结果牙齿被冻得在马戏舞台上打架,差点被冻残。苏北的清明节是——,既有南方春雨的湿冷,也有北方低温的阴冷多云。(后来听在徐州上大学的朋友说,别被“江苏”二字忽悠了。在徐州,冬天有暖气。)我戴着耳机,一个人在台上,周围都是清冷的清明雨和三义寺的旧事。歌词唱道:“千年兴亡非一波愁,汉家之成也不毛。”原来上虞的纪曹,在跳舞,不肯休息。"
我一开始哭了,后来听了那首歌就吐了。
从戏台出来,我去了附近的汉画像石博物馆。雨天只有我一个游客。我可以自由参观。我说想听讲解,找了半天工作人员,买了讲解票。结果他对我说:“你只有一百块钱?哎呀,改不了。”(也就是说这一天还没卖出去票)然后说:“算了,我先跟你说一下,我让同事去换。”
进出古朴的庭院,晴的时候阴沉沉的,下雨天光线很暗。院子里树很多,到处都是影子。展厅内外都是汉墓砖,有些已经被完全搬走了。换句话说,在墙上和地下,有两千年前古墓里所有的东西。讲解员说完就走了,我一个人在展厅里,继续看两千年前汉墓砖上的画。
因为太冷了,我穿上了一件黑色的风衣,长到了脚踝。突然听到门口有动静,一扭头,一个小伙子吓得大叫,——,把我当女鬼。
“我是人类.我是人类.我真的没有爬出(坟墓)……”
卢蒙山还在,卢蒙山在。
读了这么多年的《春日清晨,我无忧无虑地醒来,四周鸟鸣》,我想去襄阳寻找孟浩然。孟浩然这个老头,很有意思。李白是他的超级粉丝。李白,这个不服任何人的“谪仙”,只是听命于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熟悉,《赠孟浩然》更直白。当它出现时,它说,“主人,我从心里向你欢呼,你的名声升到了天上。”孟浩然生于襄阳,大半生在襄阳度过,故又称“孟襄阳”。
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后来,“流明”和陶渊明的东里一样,成为文人隐居的重要文化意象。去年五一假期,我拿着《孟浩然集》的复印件去找孟浩然的墓。庐山真的有失偏颇。其他人尽力避开人群,抱怨五一假期的拥挤。在我的五一假期里,我尽我所能去找一个人。——路公交车上除了我和司机没有别人!
在白天,不要害怕。
我在公交车上左等右等,见师傅走了,我就下车,咬咬牙打车。
终于,一辆出租车来了。结果出租车师傅说:“小姐,你不能拨计价器。你得加更多的钱。”
“为什么?”
“谁没事儿去找孟浩然的墓?我必须空手而归。你得补偿我空车费。”
“唉……走吧。”
在正午的阳光下,出租车司机把我放在了鹿门山脚下的牌坊前,然后离开了。
用手机找“孟浩然墓”,后来发现墓已经移动了,原来的也没了。然而,作为
去了就打车,回来就很难回来了。我能在哪里找到一辆汽车?不要说“滴滴打车”。就算孟浩然墓里叫“滴滴打车”,也没有师傅接单。
我提着裤子到了山脚下,发现只有一辆车可以回市区,但是不直达。一上车就跟主人说要去襄阳宫。过了几站,师傅把我扔在一个没有路标,没有标志,没有人的路口,说:“你就站在这里,在这里等车。会有去襄阳宫的车。”
我有点疯狂。百度地图就在这个地方。
方完全不管用,因为根本没有公交站牌啊。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清洁工大姐。
终于看见人了!遇见救星了!
清洁工大姐还挺热情,跟我说公交车就在这儿等,然后拉着我死命聊天(我觉得这个清洁工大姐真是太寂寞了……在这根本不见人影的地方扫落叶,估计一天能遇到的路人数会是个位数)。
终于等到公交车。公交车师傅竟然认出了我:“你是不是中午等车的那个?嘿,我还找你呢。”
这城市有多小啊,我严重怀疑这条线路就一辆公交车……终于回到市区。我没事儿人似的把刚才在荒郊野岭“寻访孟浩然墓之旅”发到朋友圈,然后没事儿人似的在襄阳王府附近找到一家小面馆,吃了一碗牛肉面。